为什么现在车企都比较倾向于用「电子怀挡」的设计?
不知从何时起,一股「怀挡回归」的风潮席卷了汽车行业,但这次回归的,大多是“电子怀挡”。
从奔驰、特斯拉这样的引领者,到蔚来、理想等国产新势力,甚至一些传统品牌的新车型,都纷纷把换挡机构安置在了方向盘后方。那个我们熟悉了数十年的、位于扶手箱前方的机械式地台挡把,似乎正在快速消失。

我觉得电子怀挡的兴起是因为它是设计美学+科技发展+人机工程学多方考量后的最大公约数。

怀挡最初起源于美国,上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大发展,人们自驾出游的需求激增。而地广人稀的国家特性,使得长途自驾对空间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扩大车内空间,1938 年,美国通用汽车旗下庞蒂亚克 (Pontiac) 品牌推出了全球首款采用怀挡杆换挡的车型。设计师将换挡机构布置在方向盘后方,最大的特点就是扩展了内部使用空间,空间魔法下,甚至实现了“前排三人坐”。此后,怀挡在美国迅速流行,美国通用汽车集团旗下多数车型均采用了这一设计。

当时的怀挡还是手动机械式的。机械连接控制变速箱的需求,使得它变成了一套非常复杂的连接机构。虽然节省了乘员空间,但是同时也对前机舱空间提出更大需求。结果就是,人们发现这种空间魔法变了个寂寞。直到自动变速箱普及以后,自动挡才很好的解决了这一“美中不足”的地方。
奔驰的坚持,为怀挡贴上了“豪华”的标签。奔驰主推电子怀挡比通用当时的机械式怀挡杆更加好用,也让不少人对怀挡的好感与日俱增。“下拉是 D,上推是 R,按下是 P”的操作模式深入人心。最终奔驰将怀挡做成了豪华品牌的“标签”之一。
这就是怀挡兴起的上半场,总结一下就是怀挡很好的扩大了车内的使用空间,并且被奔驰车运营成为了豪车的标志。怀挡兴起的下半场却依赖于汽车新能源革命。
二、然后看看怀挡兴起的下半场2012 年,特斯拉首款量产纯电车型 Model S(图片|配置|询价) 发布,其用了奔驰同款电子怀挡杆,开始将怀挡和普通用户关联到一起。纯电车型最大的特点就是动力系统结构更加简洁,动力传递直接通过电机控制。与燃油车较为复杂的换挡设计方式不同,新能源时期,换挡只是控制电机正转或反转。所以,这就使得设计师完全可以不再依赖过去的换挡布局,而更便捷、智能、空间占用更小的怀挡成为了很好的一种选择。
从操作过程上来看,用了电子怀挡之后,靠近车辆自动解锁上电,上车系好安全带后,踩制动踏板轻拉挡杆便可开动车辆,下车时踩制动踏板同时按下 P 档,解下安全带后,离车后自动下电落锁,这显然更符合新能源汽车用户对驾驶体验的期待。
另外,新能源车尤其是特斯拉在引领一种极简的设计美学,表现在车内,就是将很多实体开关取消,变成了大屏内的软开关。同步也实现了整车成本的下降。实体开关需求的减少,更进一步促进了怀挡成为方向盘下紧凑空间的最好选择。在换挡过程中,人手不需要离开方向盘操作,从安全层面上考虑这样的设计可以让操作更加快捷。
可以说,新能源车的驾车模式和传统的燃油车完全不同,而怀挡更贴合新能源车的使用需求。同时也更符合当下的审美需求,科技体验需求,豪车感受需求。多方促进下,怀挡自然而然成为最大公约数。
可见的未来,越来越多的车企都比较倾向于用「电子怀挡」的设计了。
Copyright © 2025 真科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