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一盘菜能卖85万份,如今只剩30万?东风本田为啥不香了
作者:真科汽车网 发布时间:2025-10-27 02:19:34 阅读量:9175

昔日4S店里销售趾高气扬,如今降价5万仍门可罗雀,东风本田的展车早已覆盖了一层难以抹去的灰尘。

曾几何时,东风本田的4S店里,顾客想要当天提走一台CR-V或思域(图片|配置|询价),常常需要加价排队。如今,同样是在这些展厅,销售人员的眼神里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即使思域价格跌破9万元,也难唤回往日的热闹。

2020年,东风本田还站在年销85万辆的巅峰,CR-V、思域两款车型各自贡献了近25万的年销量。而如今,有媒体预计它2025年总销量仅约31万辆,不到五年时间,销量缩水超过60%。

曾经一盘菜能卖85万份,如今只剩30万?东风本田为啥不香了-1

图片来自于网络

曾经一盘菜能卖85万份,如今只剩30万?东风本田为啥不香了-2

01 断崖式下滑:昔日巨头陷入困境

东风本田的衰落速度令人瞠目。2025年1-10月,东风本田累计销量仅25.51万台,同比下降25.7%。

回顾这几年,东风本田的销量曲线犹如一道陡峭的下坡路:从2020年的85.03万辆,一路降至2024年的42.82万辆。

曾经一盘菜能卖85万份,如今只剩30万?东风本田为啥不香了-3

曾经与CR-V并驾齐驱的思域,2025年前8个月累计销量仅3.4万辆,单月销量已跌破4000辆。

更令人担忧的是,XR-V和艾力绅等曾经的热门车型,销量已滑落至三位数的低谷。

图片来自于网络

02 失衡的结构:CR-V独木难支

东风本田10月销量结构暴露了其过度依赖单一车型的风险隐患。

CR-V一款车型就贡献了品牌过半销量,占品牌总销量的52.4%。这种“单腿走路”的模式难掩其他主力车型的全面下滑。

曾经的“销量明星”思域,如今即使售价降至9.19万元起,月销量还是不到5千辆。

XR-V更加惨淡,最近几个月的销量只有300辆左右,与几年前月销破万的辉煌形成鲜明对比。

图片来自于网络

03 电动化困局:起大早赶晚集

东风本田销量崩塌,根本原因在于电动化转型的严重滞后。尽管早在2022年就推出了首款纯电车型e:NS1,但其市场表现始终不温不火,月销量长期徘徊在几百辆的水平。

2025年推出的本田S7曾被寄予厚望,但市场反响有限。有报道显示,本田S7在5月只卖了52台,比菜市场买菜的人还少。

发现卖不动就急着降6万,结果4月销量从373台跌到62台,消费者直接懵了:你这到底值多少钱?

图片来自于网络

04 品质危机:从“品质标杆”到“召回大户”

2025年初,东风本田因转向机缺陷一次性召回856,303辆国产车型,这一创纪录的召回事件严重动摇了消费者对“本田品质”的信任。

曾经的“买发动机送车”口碑,在智能座舱与自动驾驶主导的新时代已逐渐褪色。

有车主犀利点评:低配版连个像样的雨刮都舍不得装,音响简配到几乎没有,内饰塑料感重得像玩具车,还美其名曰“轻量化”。

图片来自于网络

05 残酷对比:国产车的崛起与本田的傲慢

当东风本田陷入困境之际,中国整体汽车市场却在增长。2025年5月,我国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1.2%。

同时,2025年1-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45.2%和44%。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品牌已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比亚迪等本土品牌凭借垂直整合将混动车型价格压至10万元级的背景下,本田的竞争力日渐式微。

有观察人士指出,东风本田的定价逻辑透着一股燃油车时代的傲慢。在新能源领域,本田本来就没啥品牌号召力,还想学燃油车那样靠“标”卖高价,纯属打错了算盘。

图片来自于网络

06 断腕求生:裁员关厂与战略重构

为应对危机,东风本田已启动优化计划,计划削减2000余人,并关停年产能24万辆的第二工厂。

东风本田执行副总经理潘建新在内部会议上直言:“现实很残酷,我们已经身处生死局,退无可退了。”

在产品层面,本田试图通过推出新电动品牌“烨”,并加强与中国供应商合作提升智能化竞争力。

然而,其武汉新能源工厂规划年产能12万辆,首款车型烨S7上市首月销量不足300辆,暴露出产品定位与市场需求脱节的深层矛盾。

图片来自于网络

回看东风本田的衰落轨迹,像极了一位曾经的优等生,在考试科目变更后突然不知所措。当考场从“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变成了“电池、芯片、智能驾驶”,当竞争对手不再是丰田、大众,而是比亚迪、蔚小理时,东风本田却还紧紧攥着那张已经发黄的成绩单。

东风本田执行副总经理潘建新那句“我们已经身处生死局,退无可退”,听起来像是醒悟,但对一个五年销量暴跌60% 的品牌来说,留给它在华市场的时间已经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