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周,感谢大家阅读!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赞支持,我是专门用大白话给大家分析社保、医保等民生政策的,关注我不迷路哦。
最近开车的朋友肯定都感受到了,加油站的油价好像悄悄降了。前阵子去小区附近的加油站加油,92号汽油已经从之前的7块多降到了6块8左右,加满一箱50升的油,比上半年少花了快20块。小区里开网约车的小李说:“这两个月油费省了不少,以前每天跑200公里油费得150多,现在130块就够了,一个月下来能多赚600块净利润”。相信不少车主都在传“油价要跌回五年前”的消息,还有报告说全球石油要过剩了,这到底是真的吗?未来油价还会继续降吗?车主的用油成本能真正“大降”吗?今天老周就用大白话,结合最新的数据和政策,跟大家好好聊聊这件关乎每一位车主钱包的大事,全是实实在在的干货。

先说说大家最关心的核心问题:全球石油真的要过剩了吗?答案是肯定的,但不是“无限制过剩”,而是“供大于求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国际能源署和OPEC最新发布的报告都给出了明确信号,老周给大家拆解一下这些专业数据,让大家一看就懂。
国际能源署8月份的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速只有68万桶/日,比之前的预测还下调了2万桶/日,而供应增长却高达250万桶/日,相当于“需求只走了一小步,供应却跑了一大步”;到了2026年,需求增速预计是70万桶/日,供应增长还是有190万桶/日,两年下来都是供应增长远超需求。这就像市场上卖苹果的,想买的人只多了一点,卖苹果的却一下多了好多,供过于求,价格自然会往下走。
更关键的是,全球石油库存已经堆到了高位。2025年6月份,全球石油库存连续第五个月增长,环比增加了2810万桶,库存量达到783.6亿桶,创下了46个月来的新高,相当于全球所有车辆不停歇开几个月都用不完。库存是油价的“晴雨表”,库存越高,说明市场上的油越卖不出去,油价上涨的压力就越大,下跌的动力反而越足。
再看产油国的动态,这更是直接影响油价的关键。以沙特、俄罗斯为首的OPEC+国家,2025年以来一直在持续增产,从4月份到9月份,累计增产了约220万桶/日,已经把之前的自愿减产量全补回来了。虽然OPEC+宣布明年1-3月要暂停增产,但这更多是考虑到冬季需求季节性放缓,并不是要大幅减产,而且之前的增产已经让市场上的油足够多了。与此同时,美国、加拿大、巴西这些非OPEC+产油国也没闲着,2025年和2026年的产量分别要增长130万桶/日和100万桶/日,成为供应增长的主力。一边是OPEC+补产,一边是非OPEC+增产,两方面夹击之下,全球石油供应想不多都难。
可能有朋友会问,那需求端就没有增长吗?确实有,但增速太慢,而且分布不均。国际能源署预测2025年全球航油需求会增长2.1%,是所有油品中增速最快的,这主要是夏季旅行旺季带动的,但即便如此,航油需求规模还是没恢复到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而占比最大的汽油、柴油需求,因为主要经济体增长放缓,消费者信心不足,一直比较疲软,日本的石油需求甚至跌到了数十年来的低点,根本撑不起油价上涨。简单说,就是“少数品类涨,多数品类弱”,整体需求跟不上供应的步伐,这也是石油过剩的核心原因。
了解了全球市场的大背景,再回到咱们国内:最近油价已经降了多少?车主已经享受到实惠了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实惠还不少。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消息,2025年10月27日24时,国内汽、柴油价格又迎来了一次下调,每吨分别下调265元和255元,折算下来,92号汽油每升降0.21元,95号汽油每升降0.22元,0号柴油每升降0.22元。这已经是2025年以来的第九次下调了,之前还有八次上涨和六次搁浅,整体算下来,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比去年底分别下跌了480元、460元,相当于每升便宜了近4毛钱。
这个降幅对车主来说,可是真金白银的节省。老周给大家算笔明白账:如果你的车加92号汽油,油箱是50升,现在加满一箱油要花6.8元/升×50升=340元,而去年底的时候,92号汽油每升大概7.2元,加满一箱要360元,现在每次加油能省20元;如果是月跑2000公里、百公里油耗8升的家用车,一个月要加160升油,现在每个月油费能省160升×0.4元/升=64元,一年下来就是768元,差不多够一次小保养的钱了。
对跑运输的物流车来说,节省的成本就更可观了。一辆月跑10000公里、百公里油耗38升的重型卡车,一个月要烧3800升柴油,按照每升降0.4元算,一个月能省3800升×0.4元/升=1520元,一年下来就是18240元,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利润增量。我认识一位跑长途货运的王师傅,他说:“这几个月油价降了之后,跑一趟上海到广州的活儿,油费能省500多块,以前有时候都不敢接远单,现在终于敢放开跑了”。
除了这次下调,近期国际油价还在低位徘徊。英国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在8月初一度跌破67美元/桶关口,之后一直在67美元上下调整,而五年前的2020年,布伦特原油价格也曾在60-70美元区间波动,这也是“油价跌回五年前”说法的由来。不过老周要提醒大家,原油价格和国内成品油价格不是直接划等号的,中间还有汇率、税费、炼油成本等因素,但国际油价低位运行,确实为国内油价继续下调提供了空间。
接下来就是大家最期待的问题:未来油价还会继续降吗?真的能跌回五年前的水平吗?老周结合专家分析和市场动态,给大家梳理出三个关键判断,既不夸大也不保守。
第一个判断:短期来看,未来1-3个月,国内油价大概率还会“稳中有降”,继续给车主送实惠。一方面,OPEC+已经宣布明年1-3月暂停增产,但之前的大量增产已经让市场库存处于高位,短期内过剩的局面不会改变;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势还在持续,石油需求很难出现爆发式增长,供需失衡的格局会支撑油价在低位运行。按照国内成品油“十个工作日一调整”的机制,接下来的调价窗口,只要国际油价不出现大幅反弹,国内油价大概率会继续下调或者维持低位,92号汽油有望降到6.5元/升左右,加满一箱50升的油,可能会比现在再省15元。
第二个判断:中期来看,未来1-2年,油价很难“断崖式下跌”,更可能是“缓慢下行、区间波动”。虽然现在供应过剩,但产油国不会坐视油价一直下跌。OPEC+内部已经出现分歧,俄罗斯不希望油价大幅下行,沙特虽然之前积极增产,但如果油价跌到60美元/桶以下,也可能会调整增产策略;而且美国页岩油的生产成本大概在50-60美元/桶,如果油价长期低于这个水平,美国的产油量也会减少,从而支撑油价回升。所以中期来看,国际油价大概率会在60-75美元/桶之间波动,国内92号汽油价格会在6.2-7.0元/升之间调整,虽然达不到五年前偶尔出现的“5元时代”,但整体会比2023-2024年的高位低不少,车主的用油成本会明显降低。
第三个判断:长期来看,油价“跌回五年前并长期维持”的可能性不大,但“低油价时代”可能会持续2-3年。一方面,全球能源转型的趋势不会变,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会慢慢减少对石油的需求,长期压制油价上涨;另一方面,产油国的增产空间有限,OPEC+的闲置产能越来越少,美国页岩油的增产速度也会逐渐放缓,供应增长不会一直保持高位。所以未来2-3年,油价可能会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但想长期回到五年前的低位,难度很大,毕竟全球经济复苏后,需求还是会慢慢回升,供需会逐渐达到新的平衡。
不过老周也要提醒大家,油价波动受很多因素影响,还有一些“不确定因素”可能会打乱这个趋势。比如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可能会影响产油国的供应;或者全球经济突然加速复苏,带动石油需求大幅增长;还有汇率波动,美元大幅升值也可能推高国际油价。所以大家可以期待油价继续下降,但也不用过分乐观,还是要以每次国家发改委的调价通知为准。
聊到这儿,可能有朋友会问:油价下跌对我们到底有哪些影响?除了车主加油便宜,还有哪些连锁反应?其实油价作为“经济血液”,它的下跌会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不少隐藏的好处。
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最直接的就是出行成本降低。除了私家车加油便宜,网约车、出租车的油费成本也会下降,说不定未来打车费也会有小幅下调;而且物流成本降低后,超市里的日用品、蔬菜水果等商品的运输成本会减少,虽然不会马上反映在价格上,但长期来看,能抑制物价上涨,让大家的生活成本更可控。
对企业来说,尤其是高耗能企业,油价下跌就是“减负红利”。物流运输、化工、制造业等行业,石油都是重要的原材料或能源,油价降低能直接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空间,进而可能带动企业扩大生产、增加就业,对整个经济发展都有积极作用。比如化工企业的原材料成本下降后,塑料、橡胶等产品的价格可能会更稳定,相关下游企业也能受益。
对整个宏观经济来说,低油价能起到“稳增长、促消费”的作用。石油是基础性能源,油价下跌相当于给整个经济“降成本”,能缓解通胀压力,让货币政策有更多调整空间;同时,车主省下的油费,可能会用来消费、旅游、购物等,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形成“油费减少—消费增加—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不过老周也要说句实在话,油价下跌也不是对所有人都有利,比如新能源汽车行业,可能会面临一定的竞争压力,因为燃油车的使用成本降低了,部分消费者可能会更倾向于选择燃油车。但从长远来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不会改变,油价的短期波动不会影响能源转型的大方向。
最后,老周给大家几个实用的小建议,帮助大家更好地享受油价下跌的红利,同时规避可能的风险:
第一,不用刻意“囤油”。有些车主觉得油价会继续降,就想等降到最低再加油,或者每次只加半箱油,其实没必要。国内油价调整是透明的,每次调价前都会有预告,而且油价波动是双向的,万一出现突发情况油价反弹,反而会多花钱。建议大家还是按照平时的习惯加油,避免因为过度等待影响出行。
第二,关注调价窗口,错峰加油。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是每十个工作日开启一次,大家可以关注国家发改委的通知,或者下载相关的油价查询APP,在调价后再去加油,能省一点是一点。比如这次10月27日24时调价,28日之后去加油,就能享受到下调后的价格。
第三,理性选择车型。如果大家近期有买车的计划,不用因为油价下跌就盲目选择燃油车,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出行需求、预算等因素综合考虑。如果平时主要在市区通勤,每天行驶里程不长,新能源汽车还是更经济环保;如果经常跑长途、跨地区出行,燃油车可能更方便实用。
第四,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进一步降低用油成本。不管油价高低,良好的驾驶习惯都能省油,比如平稳起步、避免急加速急刹车、保持合理车速、定期保养车辆等,这些小习惯能让百公里油耗降低1-2升,长期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节省。
本文仅供个人观点参考,具体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成品油价格调整通知为准
老周的几点总结
1. 全球石油供过于求的趋势已经明确,2025-2026年供应增长远超需求,库存处于高位,为油价下跌提供了支撑。
2. 国内油价已实现2025年第九次下调,车主加油成本明显降低,家用车一年能省近800元,物流车能省上万元。
3. 短期油价大概率稳中有降,中期区间波动,长期不会长期维持五年前低位,但低油价时代可能持续2-3年。
4. 油价下跌不仅利好车主,还能降低物流成本、抑制通胀、促进消费,对宏观经济和普通消费者都有积极影响。
5. 建议车主理性加油、关注调价窗口,买车时综合考虑自身需求,不盲目跟风。
油价下跌是实实在在的民生红利,不管是有车族还是没车族,都能从中受益。大家可以持续关注油价调整动态,合理安排出行和消费,让低油价真正为自己的生活“减负”。
我每天会分享社保、医保等民生政策和A股分析知识,感谢大家的喜欢,咱们明天见。...
Copyright © 2025 真科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