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海最早做弹簧生意,八十年代末在重庆巴县开了个小工厂,给长安和东风这些公司供应零件,那时候他还没想过自己造车,也没钱搞技术研发,后来到2003年,他和东风合作成立了东风渝安,这件事改变了他的发展路径,东风拿出的是整车生产资质,这个资质在当时比资金还重要,张兴海就用他的制造能力去交换,相当于是用工厂换来一张造车的入场资格,这事听起来简单,其实挺有远见,他不是靠拼技术,而是靠整合手头的资源实现突破。
东风当初投资入股时,基本没有直接出钱,而是用自身拥有的整车生产资质换来了合资公司一半的股权,到了2020年,东风把持有的东风小康50%股份转手卖出,置换成了上市公司小康股份25.83%的股权,这一操作让东风从原来合资企业的合作方,转变为对母公司层面的战略投资者,更重要的是,东风在燃油车领域积累的供应链资源为赛力斯提供了实际支持,包括冲压、总装和零部件体系这些经验,都帮助赛力斯节省了大量技术爬坡的时间,这种关系已经超出单纯财务投资的范畴,更像是有经验的同行带领新兴企业共同成长的合作模式。
2021年赛力斯和华为合作,很多人以为华为带火了赛力斯,其实不是这样,华为给出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方案的独家定义权,还提供全国上千家门店的销售渠道,赛力斯需要把车造出来,同时承担品牌风险,问界M9能卖出15万辆以上,靠的是华为的高效渠道加上赛力斯的快速制造能力,一个负责吸引客户,一个负责交付产品,双方分工明确,彼此都离不开对方。
重庆政府这次行动力度很大,他们拿出21.76亿港元买了基石股票,创下本地投资的最高纪录,更关键的是在2025年上半年又用了7.35亿元收购了龙盛新能源的“超级工厂”,把核心资产牢牢抓在手里,两江智能工厂只用18个月就建成,比行业通常需要的36个月快了一倍,重庆还引入一百多家本地零部件企业加入赛力斯供应链,形成了从电驱动到智能系统的完整体系,这不是简单补贴,而是地方政府通过基金作为工具,直接掌控产业链的关键环节。

大家都在忙着降低价格,赛力斯却选择提高价格,问界M5上市第一年就卖出超过一万辆车,成为新品牌里最快达到这个成绩的车型,M7拿下三十万级别国产车销量第一名,M9在五十万以上价位的市场占了百分之二十八的份额,这些成果背后有技术作为基础,他们收购了特斯拉联合创始人马丁·埃伯哈德的公司InEVit,获得了增程技术的专利,电驱系统也是自己研发出来的,再加上华为生态系统的支持,客户愿意为此支付更高的价格,这不是偶然的好运,而是精准计算的结果。

很多人认为赛力斯是靠华为才做起来的,其实华为只是起到放大作用,真正的根基是张兴海从做弹簧厂开始积累的制造能力,还有东风早期提供的资质和供应链支持,以及重庆政府在背后的各项扶持,这就像一盘多人一起下的棋,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出力,最后大家都得到好处,张兴海从八千块钱起步,现在公司市值做到两千多亿,确实不容易,更关键的是他懂得借助外力,而不是全靠自己硬拼。

我总觉得,这种企业能成功,靠的不是单打独斗,而是懂得寻找合作伙伴,东风公司不贪多求快,重庆方面不盲目投入,华为公司也不喧宾夺主,三方各自发挥长处、各取所需,创始人张兴海并非天赋异禀,但他明白在适当时候保持谦逊、在关键时刻主动争取,这比那些整天高喊颠覆行业、鼓吹革命的企业更踏实务实,汽车这个行业,光靠空谈行不通,必须依靠扎实的合作和长期积累。
Copyright © 2025 真科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