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新能源车企出海都不瞎冲了,得精着来,所以每款新车背后都有门道。11 月 7 号零跑 Lafa5 开启预售,争议立马就来:一边是自家卖得火的大 SUV D19,一边是被说 “在国内没市场” 的两厢车,还有人硬吹它是 “年轻人的高尔夫 GTI”,捧得越高,质疑声越大。
其实 Lafa5 就是零跑赌欧洲市场的一步棋 —— 既想撬开那边的主流市场,又得面对国内两厢车卖不动、性能标签立不住的问题。要搞懂它,得从好坏两方面说。

Lafa5 就是讨好欧洲的,别当 “小钢炮” 看
说它是 “高尔夫 GTI” 纯属想多了。它根本不是冲 “性能” 来的,核心就是为欧洲用户设计的。
配置全按欧洲需求来:12 万左右的预售价,把激光雷达装到这个级别的两厢车上,还配 Orin-X 芯片,同价位里少见。国内用户可能觉得没必要,但欧洲路况复杂 —— 高速不限速、老城区路窄,对高级智驾需求真比国内高,这套配置就是为了出海铺路。续航也刚好:56.2kWh 和 67.1kWh 的电池,实际开下来能有 500 km左右,够欧洲人日常通勤加周末出去玩。
动力也实在,没搞花架子:低功率 132kW,代步够用;高功率 160kW,最快能跑 170km/h,再加上欧洲团队调的底盘,有点驾驶乐趣但不极端 —— 就是按欧洲人的喜好来,看重操控和续航,不是比谁加速快。
设计上,无框车门、轿跑样儿,还有专属颜色,看着年轻,但尺寸卡得很准:4430/1880/1520mm 的车长,2735mm 轴距,在欧洲窄街上好开,后排也不至于挤。要知道欧洲家庭大多不止一辆车,这种两厢车就是代步用的,空间够就行,灵活更重要。
明年要出的 Ultra 版,估计也就调调底盘、加个运动套件,核心还是纯电,跟高尔夫 GTI 那 2.0T 的暴躁劲儿完全不是一回事。说白了,Lafa5 的 “运动” 就停在表面,跟性能没关系。
但放国内就麻烦了:两厢车本来就卖得少,常年占比才 5%,年轻人更爱三厢轿跑或 SUV;而且同价位里,它的后排和后备箱不如人,销量肯定受影响。
跟 B01、B10 比,Lafa5 就是 “小众款”
零跑这三款车(B01、B10、Lafa5)各干各的活,互补,但 Lafa5 肯定卖不过前俩。
先看定位和价格:B01 是三厢车,8 万多到 10 万出头,就是给家里第一辆车准备的,增程版满油满电能跑 1300 公里,解决怕半路没电的问题,今年 8 月交付占比 32%,是走量的主力;B10 是 SUV,4 米 5 长,空间大,能装东西,9 万多到 12 万多,靠 “12 万级唯一带激光雷达的 SUV” 这个点,上市三个月就卖了一万台,主打实用;Lafa5 是两厢轿跑,12 万到 15 万,比前俩贵,就是卖给年轻人和欧洲人的,不指望走量,靠差异化赚钱。
配置上也不一样:B01 主打 “够用就好”,激光雷达只有顶配才有,动力够通勤就行;B10 虽有激光雷达,但重点是家用 —— 快充快(19 分钟充 30%-80%),适合长途;Lafa5 则把 “智能” 当卖点,全系都有智能座舱和高级智驾硬件,还有无框车门这些个性化配置,想跳出 “比便宜” 的内卷。
但问题也在这:B01、B10 瞄准的是国内最大的家用车市场,买的人多、需求稳;Lafa5 盯的小众市场,国内买的人少,海外还要跟大众 ID.3 抢生意,想卖好太难了。
借 Stellantis 出海,机会有但风险也大
Lafa5 真正的价值在海外,是零跑闯欧洲的 “敲门砖”,跟 Stellantis 合作的模式看着聪明,但也有坑。
他俩合作其实就是 “零跑出技术,Stellantis 出渠道”:Stellantis 占 51% 股份,负责海外生产和卖车;零跑占 49%,输出核心技术(比如 LEAP 架构、CTC 电池)。好处很明显:不用自己砸钱建工厂、铺网点,直接用 Stellantis 全球 500 多家店,成本能降 60%;而且海外卖车利润高,毛利率超 20%,比国内赚得多,去年四季度零跑净利润涨了 250%,快一半来自海外。
欧洲是重点战场,Lafa5 就是冲那边最火的紧凑两厢车市场去的 —— 那边每年卖 300 多万台两厢车,占汽车市场 28%,ID.3 已经站稳了,Lafa5 就靠 “激光雷达 + 长续航 + 欧洲调的底盘” 抢客户。而且零跑在欧洲已有基础:T03 在德国 A0 级电动车里卖得最好,C10 卖 3.5 万欧元(比 ID.4 便宜 15%),预售就破 2 万辆;今年 1-8 月零跑全球交了 32 万台,连续六个月是国内新势力销冠,单月能卖 5 万多台,比 “蔚小理” 加起来还多,国内的底子能撑海外。
下一步零跑还要在海外建厂:马来西亚已经开始组装了,2026 年波兰工厂投产,一年能产 15 万辆,Lafa5 也在其中,这样能避开关税,降低成本;还跟欧洲能源公司合作建充电桩,搞 “车 - 家 - 储” 一体,不止卖车,还想做能源服务。
但风险也不小:一是太依赖 Stellantis 了,渠道、生产都靠人,万一合作出问题,海外业务就麻烦了;二是欧洲本地品牌(比如雷诺、标致)早就在卖电动两厢车了,用户更认它们,Lafa5 光靠配置好不一定卖得动;三是欧洲环保、供应链要求比国内严,适配起来又费钱又费力。
短期热闹,长期有用,但不确定也多
Lafa5 “只能热闹一阵”,这话不全错 —— 短期卖不了多少,但长期看有用。
从销量看,零跑 2024 年海外才卖 1.37 万辆,2025 年想卖到 5-8 万辆,七成以上靠欧洲。这增长不是靠单一车型,是靠 “技术换渠道” 的模式。Lafa5 的作用是补全欧洲产品矩阵:T03 卖小的,C10 卖 SUV,Lafa5 卖紧凑两厢,刚好全覆盖;国内虽然两厢车小众,但零跑有 1500 家店,能精准找年轻人,就算卖得少,也能让品牌显得更年轻。
更重要的是,Lafa5 是零跑 “把好技术下放到便宜车” 的延续:之前 B01 把增程技术下放到 10 万级,B10 把激光雷达带到 12 万级,现在 Lafa5 把高级智驾装到两厢车上,打破 “便宜车就该低配” 的想法。这样不仅车更有竞争力,还能靠卖得多摊薄研发成本 —— 海外每多卖 10 万辆,研发费用占比就能降 2.5%,对长期搞技术有好处。
但不确定的也多:国内两厢车小众的毛病改不了,Lafa5 大概率就是 “补充款”,成不了主力;海外 ID.3 已经先占了市场,Lafa5 能不能卖动,还得看定价和本地服务;而且 Ultra 版要是只改外观、不真提升性能,想买 “小钢炮” 的人肯定失望,反而砸口碑。
写在最后:Lafa5 就是中国车企出海的缩影
零跑 Lafa5 的预售,根本不是 “小众两厢车凑热闹”,而是中国新能源车企闯海外的一个缩影。它身上有中国品牌的底气 —— 敢把好配置下放到细分市场,也懂欧洲用户的需求;有 “轻资产出海” 的聪明劲儿,也有依赖别人、竞争激烈的麻烦。
往好说,Lafa5 是零跑补全全球产品的关键一步,能试出自己的技术能不能在海外用,也是中国品牌从 “靠便宜走量” 转向 “靠技术赚钱” 的尝试;往坏说,它面临国内卖不动、海外抢不过、性能标签立不住的问题,短期成不了气候。
但 Lafa5 的意义不止于 “热闹”:它给中国车企指了条路 —— 不一定所有车都要卖爆,精准找海外细分市场,靠技术差异打开缺口也行;同时也提醒大家:出海不是光把车运过去就行,得适应当地市场、建供应链、做品牌,是个系统活。
Lafa5 最后卖得怎么样,还得看预售开了之后的情况。但这款有争议的两厢车,已经能看出中国新能源车企在全球市场的挣扎和成长了 —— 它每走一步,都是中国品牌在全球汽车圈里找位置的过程。
Copyright © 2025 真科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