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要定位在20万级的中型纯电SUV都会面临着一个难题:前有特斯拉Model Y,后有小米YU7,一个是全球品类销冠,一个是国内流量天王,想要在这两台车的地盘上拼杀出自己的生存空间,实属地狱难度开局。但全新的小鹏G7(售价19.58-22.58万)有自己的解题方式,即针对家庭用户的实用主义大空间,以及着眼于被AI渲染的未来。
外观造型:传承与精进
首先来看外观造型。G7的整体设计语言与小鹏P7+一脉相承,尤其在车头、车尾以及大灯走势上。细节之处不乏亮点:车头的AGS主动式进气格栅可根据车辆需求自动开闭,平衡散热需求与风阻水平。后视镜下方及尾灯下沿都集成了辅助驾驶状态指示小蓝灯,便于外界识别车辆驾驶状态。

来到侧面,G7的车门部分与小鹏G6如出一辙,但车头和车尾进行了加长处理。虽然轴距与G6相同,均为2890毫米,但整车长度增加了十几厘米。这源于其不同的定位:G6更偏向运动型SUV,侧重单人/双人出行;而G7瞄准家用市场,更注重后排乘客的头部空间和后备厢储物能力。
G7的四个车门均匹配了电吸功能,提升便利性与高级感。车轮规格和G6一致,分别为235/60 R18与255/45 R20两种尺寸。在辅助驾驶感知方面,G7延续使用视觉感知为主的智驾方案,未配备激光雷达,但搭载了众多摄像头。
内部空间:尺寸不大 肚量惊人
打开电动尾门,总容积高达819升的后备厢映入眼帘,超越特斯拉Model Y,无怪乎小鹏称G7为“空间怪兽”。盖板下方还有深陷的下沉式储物空间,两侧配有网兜和行李拉环等实用细节设计。后排座椅放倒后,容积可拓展至惊人的2277升,在同级别中出类拔萃。和G6相比,G7还新增了一个前备箱,尽管容积不大,但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布置和集成的优化。
来到车内,后排地板纯平是“基操”。以身高1.76米的体验者为例,腿部与头部空间均超过两拳,表现优秀。座椅最外层柔软松弛,内层柔韧支撑,乘坐体验层次丰富,舒适感上乘,还支持电动调节角度。此外,副驾后方配备了带无级调节和磁吸手机支架的小桌板,中央扶手宽大且内置50瓦无线快充,后排空调出风口位置有一块类似Model Y的8英寸娱乐屏。
内饰:质感与智能的新高度
得益于扶摇架构的持续进化,G7在内饰设计、布局以及CMF(色彩、材料、表面处理)上都达到了新高度,堪称小鹏最佳。布局方面,用AR-HUD代替传统仪表,采用怀挡设计和桥式中央扶手台,搭配15.6英寸悬浮中控屏。
设计方面,采用明线灯与漫反射氛围灯组合,营造现代家居般的氛围感。中控台的手机双50W无线充电和杯架部分带有视觉悬浮效果,造型宛如家居艺术品;材料和处理工艺方面,车门扶手及中控台大面积应用实木,在氛围灯照射下纹理质感十足。摒弃不环保且易显廉价的高亮镀铬饰件,代之以PVD镀膜工艺,质感更佳。
此外,G7座舱内不乏使用巧思,如前排手套箱支持密码锁定;中央扶手下放挖空区域设有磁吸模块,可适配官方磁吸纸巾盒,实用且不碍事。唯一的槽点是自G6开始使用的方向盘设计,握持位置并不合理,强烈建议改进。
一个关乎安全的细节是车门机械拉手,小鹏在G7上做了显著的改进,贴上了醒目的黄色警示标签,并标注了使用方式,关键时刻更有助于发挥作用。随着国家对车门把手安全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并计划出台强制性国标,小鹏的这一改进也反映出对消费者安全更加负责任的态度。
与华为合作打造的AR-HUD是G7的另一大亮点,它的特点是舒适性更佳,有着 10米的对焦距离和更好的防畸变效,并且避免频繁变焦,久看不晕;显示效果更具立体感,如遇岔路口,可清晰显示箭头及禁行标识,酷似游戏画面;它还与辅助驾驶功能深度融合,可直观显示高阶辅助驾驶信息,如领航光毯、危险提醒、车辆行驶意图等。
AI能力是G7的核心,而支撑它的是三块小鹏自研AI芯片:图灵芯片。目前关于G7上AI技术的信息并未过多披露,我们只知道其芯片算力足以满足L3级自动驾驶,并且后续将有全新AI大模型上车。
Copyright © 2025 真科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