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零跑汽车回应被一汽收购10%传闻。
一汽:尚不知情;零跑:不予置评。
看似什么都没说,其实什么都说了。

今天,终于迎来了新剧情……。

就在刚刚,据“中国经济网”消息显示,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一汽集团将陆续收购零跑股权,并最终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该方案已经获得有关部门批准,并计划于11月17日对外官宣。

而今年3月,二者正式在长春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合作分两个维度。一是双方充分发挥各自在研发领域的技术积累,共同开展新能源乘用车联合开发及零部件合作,通过双方的技术融合提升产品竞争力。二是双方进一步探讨深化资本合作的可行性,通过资本合作,使双方实现全产业链资源协同。
该备忘录并非仅停留在纸面上。
签约仅20天后,中国一汽电子招标采购交易平台便传来进展消息:红旗品牌G117产品整车联合开发及平台许可费技术采购项目已成交,成交方为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零跑汽车公布的财务报告显示,双方首个合作开发的车型项目已经落地,后续工作正在“积极推进”——技术层面的快速落地,为当前的资本合作奠定了基础。
为何选择此时爆料双方好事将近,一汽将成为零跑第一大股东?
从行业背景来看,新能源汽车行业已从“野蛮生长”阶段进入“精耕细作”阶段,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兴势力,都需通过“合作”来降低试错成本、提升竞争力。
进入2025年,零跑汽车10月单月销量一举突破7万辆大关,连续8个月位列新势力销冠,1—10月累计销量已达46.58万辆,成为造车新势力当之无愧的新领头羊。在规模效益形成后也暴露诸多问题,那就是零跑冲高受阻,盈利太薄弱。
破局向上是零跑当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一汽而言,入股零跑是其新能源布局的关键一步。
尽管旗下红旗品牌在新能源领域已有布局,但相较于新兴势力在用户思维、快速迭代等方面的优势,传统巨头仍需“新鲜血液”。
零跑在智能驾驶算法、纯电平台架构等方面的技术积累,恰好能弥补一汽在“新势力式研发”上的不足。
而对零跑而言,一汽的入股则是国内破局其它新势力,借力再登高难得的机会。
为什么这样说呢?
在普遍面临盈利压力的新兴势力中,零跑需要稳定的资金支持和资源背书。
一汽的资本注入不仅能缓解现金流压力,还能提升供应链端的议价能力:例如,利用一汽与上游电池、芯片供应商的长期合作关系,降低核心零部件的采购成本;同时,一汽的全国性销售渠道也可能为零跑开拓更多市场,特别是在二三线城市及下沉市场,传统车企的渠道优势明显。
所以,这种“共向需求”已成为双方的共识。
不过,对于零跑汽车来说,届时如何平衡央企一汽集团和跨国车企Stellantis集团两大股东之间的关系。
如果两大股东意见不一致,朱江明该如何选择,是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是不是谁给的资金多,谁的话语权就大,会不会以后出现一汽零跑C10(图片|配置|询价)、Stellantis零跑C10共性的争论,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Copyright © 2025 真科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