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大众自我提升,变得更智能了
作者:真科汽车网 发布时间:2025-10-12 01:37:48 阅读量:8836

尽管目前合资品牌在新能源与智能化方面较自主品牌存在不足,但合资品牌正努力追赶。

9月29日,上汽大众宣布Pro家族2026款正式上市,由途观L Pro、帕萨特 Pro、途昂 Pro组成的Pro家族覆盖了中型SUV、B级轿车和大型SUV三大核心细分市场。

上汽大众自我提升,变得更智能了-1

此次改款,Pro家族2026款为用户带来了更可靠的辅助驾驶、更便捷的人机共驾以及更加智能的座舱,打破了燃油车在智能体验上的“代际差距”,真正实现了油电同智、体验无界的全新出行时代。

回顾去年,上汽大众率先在行业内提出“油电同智”并推出Pro家族,打出“超聪明的油车”口号。时隔一年,这一战略的内涵得到了实质性深化。

关于上汽大众为何坚持燃油车智能化、当前发展状况及未来规划等问题,在发布会结束后,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陶海龙,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傅强,以及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大众品牌中大型车车型线管理执行总监胡胤等高层接受了专访,详细解释了上汽大众未来如何实现战略反攻。

坚持油电同进,明年8-9款车投放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达546.8万辆,渗透率攀升至50.2%。

尽管燃油车仍占据一半市场,但市场对汽车智能化的需求越来越高,传统燃油车在智能化方面已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不少消费者因智能化水平落后而放弃燃油车。为此,传统车企开始在智能化领域发力,提升燃油车的智能化表现。

陶海龙指出,上汽大众去年提出“油电同进、油电同智”战略,旨在推动新能源车型和燃油车的共同发展,提高不同动力类型车辆的智能化表现。他认为,燃油车市场仍有发展空间,燃油车用户对智能化也有需求。

陶总认为,上汽大众在燃油车智能化方面具备多方面优势:首先,公司始终坚持与合作伙伴深度合作,秉持共赢理念,集各家之所长;其次,对每一款产品,上汽大众都进行精心打磨。与卓驭的合作已持续七年,为了研发一款优秀的辅助驾驶系统,双方不断磨合,逐步建立产品定义能力、标准能力和测试能力。

上汽大众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充分理解辅助驾驶的意义。公司不追求“全程无接管”的宣传,而是倡导“人机共驾”。上汽大众希望将“人机共驾”、“人车合一”提升到极致,将安全作为首要考量,确保在提升驾乘体验的同时保障安全。

傅强表示,燃油车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上汽大众的信心也在增强。无论是智能座舱还是辅助驾驶,公司的产品均能较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即便与豪华品牌相比,也有显著优势。

上汽大众整体以市场为导向,关注“未来要做什么产品”、“市场需要什么产品”。当前中国用户需求日趋成熟,只要产品优质,他们就愿意购买。从另一个角度看,用户对品牌的忠诚度更多取决于产品是否符合自身需求,这对上汽大众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机会。傅强补充道。

关于能源形式占比的问题,上汽大众坚持“油电同进”战略,明年将有8-9款涵盖多种能源形式的新能源产品投放市场,逐步建立品牌在新能源市场的信心与美誉度。从市占率来看,新能源车型短期内可能不会像燃油车那样突出,但上汽大众的最终目标是在新能源市场实现与燃油车市场相当的占有率。

产品品牌渠道同发力,上汽大众开启反攻

尽管今年中国车市整体波动较大,上汽大众9月份终端销量达9.13万辆,环比上升1.4%。截至目前,品牌前三季度累计销量已达78.7万辆。

当前,上汽大众燃油车的市占率接近9.0%,达到了公司的阶段性目标。陶海龙表示,不仅是Pro家族的推出带来了上汽大众在燃油车市场的逆袭表现,其他产品通过不同的策略组合,也推动了燃油车的进步。

目前,上汽大众有条不紊地开启了反攻之路。

陶总介绍道,第一,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在产品方面,除了具备竞争力的Pro系列,传统燃油车的升级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例如,成都车展推出的全新凌渡L、全新凌渡L GTS,上市首月销量预计突破5000辆,远超预期。目前这两款车型正处于热销中,公司已紧锣密鼓安排增产,预计月产能将提升至原来的三倍。后续产品布局也在推进,朗逸 Pro将于11月上市。

第二,积极推进营销与品牌升级。上汽大众正实施品牌形象提升计划,通过终身质保等策略,着力提升营销与品牌形象。从今年下半年持续至明年上半年,公司通过整个体系贯彻“客户至上、客户价值优先”的理念,赢得用户信任。

第三,优化经销商网络建设。今年年初,上汽大众制定了“新增100家经销商、淘汰经营能力弱、不符合品牌与企业预期的经销商”的目标,旨在避免低效经销商影响客户满意度。目前已新增80家,剩余20家将在年底前完成,完全符合预期。

“上汽大众将正视自身问题,持续优化改进,通过产品、品牌、渠道的协同发力,逐步提升销量与市占率。”陶总最后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