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SU7 和特斯拉 Model 3 目前已成为 20 万级电动汽车市场中的两大热门车型。一边是刚上市即热销的国产新势力,另一边则是长期占据市场的老牌巨头,许多购车者在这两款车型之间犹豫不决。我与几位真实车主进行了交流,发现这两款车的差异远不止参数表上所显示的。
首先,我们来看驾驶感受,这是车主们最常谈及的话题。北京的张先生家中拥有多辆车,目前他日常驾驶的是 SU7 标准版。他表示,SU7 的底盘质感出众,甚至比 Model 3 Performance 更为灵活。SU7 采用了前双叉臂和后多连杆悬挂系统,并配备可调悬挂,通过减速带时平稳顺畅,减少了颠簸感。相比之下,他之前的 Model 3 底盘偏硬,经过坑洼路段时,乘坐舒适度较低,长时间驾驶容易引发腰痛。

然而,Model 3 并非没有优势,毕竟其在市场上已经销售多年,调校十分成熟。上海的李女士已经驾驶 Model 3 两年,她表示在高速公路上变道非常平稳,方向盘反应精准,没有虚位。但她在乘坐朋友的 SU7 后抱怨,Model 3 的后排空间较小,尤其是腿部空间不如 SU7 舒适。这一点也得到了安徽的胡先生的证实,他驾驶的是 SU7 Max 版本,后排空间宽敞,能够轻松容纳一位身高 1.8 米的乘客。
在续航和充电方面,两款车的表现都较为出色,但在细节上存在一些差异。胡先生每天的通勤距离超过 50 公里,还使用了车载冰箱和哨兵模式,SU7 充满电能够持续使用五天,他表示完全没有续航焦虑。快速充电也非常迅速,从 20% 充至满电不到一小时,即使在假期高速公路上充电也几乎不需要排队。而李女士表示,Model 3 的续航里程也足够日常使用,但在冬季使用空调时,电池消耗较快,尤其在零下几度的天气中,实际续航里程会减少约 30%。
智驾功能方面,特斯拉似乎应该是优势所在,但 SU7 在这一方面却暴露出一些问题。广东的一位车主反映,SU7 的高速 NOA 功能有时会突然退出,没有预兆,需要立即手动接管。更为惊险的是,江苏的一位车主在使用自动泊车功能时,车辆直接撞上了柱子,没有发出警报或自动刹车,行车记录仪也未保存相关画面。如今,他不得不放弃使用这些功能,认为手动停车虽然繁琐,但更为安心。
特斯拉的 Autopilot 则表现更为稳定,李女士表示,在高速公路上使用基本无需过多干预,跟车和变道都非常顺畅。不过,SU7 的车机导航系统表现良好,张先生称赞其语音识别准确度远超他之前的奔驰车型。至于原装手机支架,有些车主认为实用,但也有人认为会影响视线,存在一定的争议。
价格和品控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SU7 的起售价在 20 万出头,而 Model 3 入门版则在 23 万以上,价差明显。胡先生表示,以这样的价格能够买到如此配置的车型,性价比非常高,尤其是方向盘上的创始版编号,让他感到十分满意。然而,SU7 的品控仍存在一些小问题,江西的王先生的 SU7 前备厢盖板不平整,左侧略微翘起,影响美观。特斯拉的品控则相对稳定,但也有车主反映其内饰塑料感较强。
目前,小米汽车的销量增长迅速,2025 年的销售目标计划翻番,并计划推出 SUV 车型。特斯拉尽管仍是市场巨头,但在面对 SU7 等竞争对手时,也感受到不小的压力。实际上,选择车辆并不简单有绝对的好坏之分。追求性价比和空间的消费者可能更倾向于选择 SU7;而注重智能驾驶稳定性和品牌积淀的用户,则可能更青睐 Model 3。
我身边有朋友刚刚订购了 SU7,他表示除了支持国产新势力的初衷,SU7 的产品力也非常吸引人。当然,也有部分消费者坚定选择特斯拉,认为其多年的技术积累更为可靠。面对这两款车型,如果让你选择,你会更倾向于哪一款呢?
Copyright © 2025 真科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