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主花更贵的钱,却连电池都不是自己的,这算哪门子“创新”?
作者:真科汽车网 发布时间:2025-11-18 20:33:18 阅读量:6848

我朋友去年买了蔚来,选了BaaS方案,图的是省事,现在每个月要交728块钱,五年下来总共快四万四,比直接买断电池多花一万多,他一开始以为这是分期付款,其实是租用电池,车是他的,但电池不是,这个感觉有点怪,就像买车送了个不能拆的外挂设备。

电池归蔚能公司管理,车主只能使用它,有人打个比方说,这就像租发动机来开车,听起来让人不太舒服,加油是花钱买消耗品,但电池值好几万块钱,开了五年之后,电池还在别人名下,二手车市场看到这种车,就会直接压低价格三万块,买家担心以后有纠纷,干脆不去碰它,你卖不掉车,还得承受大幅折价,等于白白交了租金。

车主花更贵的钱,却连电池都不是自己的,这算哪门子“创新”?-1

最让人意外的是,有车主把车卖掉后,新车主拆下电池转手卖了十二万八,蔚能公司没有找新车主追究,反而继续向原来的车主收取月费,还威胁要起诉他、冻结他的账户,合同里也没有写明车辆出售之后电池责任如何转移,这种漏洞普通用户根本没法防范。

当然也有人觉得这样挺合适,比如那些三五年就换车的人,他们不想一开始就花大钱买电池,选择BaaS就能降低门槛,电池单独上保险,还不影响车险价格,对他们来说确实划算,他们不追求拥有,看重的是灵活,就像租手机一样,用完就换,这样挺好。

网上争论很激烈,支持的人觉得,每月加油也得花钱,油烧完就没了,但电池可以用上十年,还能回收利用,反对的人认为,这等于把车变成长期租用的设备,车主只有使用权,没有拥有权,心里不踏实,不只是蔚来汽车,小鹏、极氪也在推类似的方案,看起来大家都在用服务包装绑定用户。

现在政策跟不上,国家文件规定了电池回收,但没有提到租用电池时的责任归属,车企和电池公司之间的协议用户看不到,监管方面没有动静,用户只能指望企业自觉遵守承诺,我觉得这种信任不太可靠。

这种模式可以继续使用,但需要把规则讲清楚,比如维修由谁负责,折旧由谁承担,过户后责任如何划分,这些问题都要明确说明,否则用户就成了试验品,车企想通过这种方式赚钱,用户希望用车过程省心,不要让创新变成坑人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