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9日,比亚迪以“ONE BYD”为主题,在东京车展上精彩亮相,设置了乘用车和商用车两个展台。此次参展不仅是产品展示,更是比亚迪在日本市场二十年努力的阶段性总结。自2005年首次进入日本市场以来,比亚迪通过清晰的本土化策略,努力在这个传统汽车强国中站稳脚跟。
在乘用车展台上,最受关注的当属全球首发的K-EV BYD RACCO(中文名为海獭)。这款车型专门为日本K-Car标准设计,车身长度为3395mm,通过纯电平台的短前后悬设计,使后排腿部空间超出同级燃油车。每一处设计细节都体现了对日本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仿生海獭前脸和双侧滑门,旨在满足家庭用户对实用性和亲切感的追求;20kWh刀片电池搭配180km续航,既能满足城市日常通勤,又缓解了用户对充电频率的担忧。此外,针对日本冬季低温的热泵空调和100kW快充功能,也是对本土气候和使用场景的精准回应。

另一款重点车型是首次引入日本市场的海狮06DM-i,这是比亚迪在日本推出的首款插混车型。当前日本市场混动车型占比约为40%,用户对“低油耗+长续航”有明确需求。海狮06DM-i搭载第四代DM-i系统,综合油耗4.2L/100km,续航1200km,数据上优于本土的丰田THS和本田i-MMD等混动系统。
在商用车展台上,焦点是纯电卡车T35和J6 living car概念车。T35计划于2026年在日本上市,已根据日本法规调整了尺寸,搭载刀片电池和180km续航,符合当地轻型商用车的日均行驶需求。值得一提的是,这款比亚迪T35新款卡车将于11月13日率先在国内上市,感兴趣的朋友可关注。
回顾比亚迪在日本的发展历程,从2005年以电动巴士试水,到2015年进入日本新能源商用车市场,再到如今形成“7-8款纯电+混动车型”的规划,虽然步伐不快,但每一步都踏实有据。早期通过电动巴士积累技术口碑(目前在日本电动巴士市场占有率超过60%),中期用元PLUS、海豚等车型提升品牌知名度,现在通过K-EV和海狮06DM-i完善产品矩阵。在渠道方面,66家销售据点已覆盖主要城市,虽然与本土经销商网络仍有差距,但迈出了从“卖车”到“建服务”的关键一步。
当然,挑战依然存在。作为外来品牌,比亚迪在面对本土传统品牌时,仍需通过更具竞争力的产品获得认可。此外,日本的充电桩建设不如中国发达,因此比亚迪选择混动车型作为突破口,既满足了用户对低使用成本的期望,又与现有的燃油车使用习惯相衔接。
在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背景下,比亚迪的这次亮相更像是一次“本土化实验”。它没有盲目强调“颠覆”,而是针对日本市场的法规、用户习惯和基础设施,调整产品策略:商用车延续优势,乘用车完善混动,通过定制化设计满足具体需求。这种“先融入再发展”的思路,或许比单纯的技术输出更为实际。二十年过去了,比亚迪从几辆电动巴士到即将到来的多款车型,其在日本市场的成长,更像是一个中国企业如何在传统汽车强国中扎根的生动故事。未来能否真正站稳脚跟,仍有待时间的检验。你们看好比亚迪在日本的表现吗?
Copyright © 2025 真科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