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底,北京现代在烟台做了一件大事,他们发布了一个叫"智启2030计划"的方案,还推出一款纯电SUV车型EO羿欧,这辆车是北京现代自家纯电平台的首个产品,意味着公司正式进入新能源市场,同一天,李凤刚从一汽奥迪调到北京现代担任总经理,他到任的时间正好赶上企业转型的关键阶段。
李凤刚在清华大学学习机械设计,2003年进入汽车行业工作已有二十多年,他之前在奥迪负责销售业务,推动“油电共进”策略执行得很稳当,既没有放弃燃油车市场,也没有落下电动车发展,还推出“融合直售”模式,让线上线下一起卖车,这种办法既不浪费资金也不激进操作,非常适合传统车企转型过渡,北京现代以前缺少的就是像李凤刚这样既懂技术又了解市场的经验丰富的人。
北京现代这几年过得不太顺,销量一路下滑,但他们没有慌乱,反而把2025年定为“新能源品牌元年”,未来五年计划卖出50万辆车,其中7款是燃油车,13款是新能源车,这样做是为了稳住老客户,同时吸引新用户,为此他们打算投入80亿元,重点放在中国本土研发上,还考虑以后把车卖到全球市场,这不是空喊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地投入资金。

李凤刚的优势在于他不偏科,在奥迪工作时就知道燃油车是现在的收入来源,电动车代表未来方向,两边都得好好做,他不会像一些新势力那样把所有资源都投进电动车,结果连售后服务也跟不上,也不会像某些老合资品牌死守着燃油车不放,最后被市场淘汰,他懂得如何平衡发展,也知道怎样让团队保持稳定,北京现代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这样能稳住局面的人。
为了推进新能源转型,北京现代拉来了不少国内科技公司一起合作,他们找宁德时代提供电池,让弗迪、大疆和地平线负责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系统,这不只是简单采购零件,而是双方共同投入研发的深度协作,这种合作方式对管理能力要求很高,需要协调不同公司之间的工作节奏和技术标准,李凤刚之前在奥迪做过类似的事情,他有经验,也知道怎么避免合作中出现扯皮问题。

现在市场情况比较分化,一线城市的人更愿意选择智能电动车,而三四线城市或有孩子的家庭还是更信赖燃油车,因为加油很方便,维修费用也低,冬天不用担心续航问题。李凤刚提出的“油电共进”策略就是顺着用户的实际需求来,不强求大家换车,而是提供不同的车型选择,这个做法挺明智的,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为所谓的未来感买单。
2025年是个关键年份,新能源车的普及率已经接近四成,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市场不再盲目抢购,而是进入精挑细选的阶段,这时候竞争焦点转向产品实力、服务质量与成本控制,现代汽车集团也将2025年定为中国市场发力的重要节点,李凤刚的任职时间与“智启2030”计划基本重合,他能否重现奥迪的成功表现,未来两年的渠道反馈、用户评价和销售数据将给出明确答案。
我倒觉得李凤刚选的这条路虽然保守,但走得稳当,很多车企急着转型反而把自己搞垮了,他不追风口只做能落地的事,北京现代眼下缺的不是新概念而是执行力,他来了至少让团队心里有底,至于能不能翻盘要看车卖得好不好、用户认不认可,反正现在才开始,不用太早下结论。

Copyright © 2025 真科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