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有人问我:“现在买车,到底选燃油还是新能源?”作为一个开了十几年车、帮朋友选过几十辆车的老司机,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窝子说句大实话:如果您是普通家庭、预算有限、没有固定车位和充电桩,那买车还是优先考虑燃油车,新能源真的别盲目跟风。
不是我对新能源有偏见,而是咱们普通人买车,图的是方便、省心、靠谱,不是为了赶时髦或者当“小白鼠”。下面这几点,都是我结合身边真实案例总结出来的,您听听是不是这个理儿。
一、充电,真的没你想的那么方便

很多人被“用电便宜”吸引,但忽略了最基础的问题:你能方便地充电吗?
• 没有固定车位:如果你住的是老旧小区,或者小区物业不让装充电桩,那你就得天天跑公共充电桩。我一个朋友,家附近只有一个快充站,每天下班回家,排队至少40分钟,充完电回家都快9点了,饭都凉了。
• 公共桩体验差:有的充电桩坏了没人修,有的被油车占了位置,还有的APP注册复杂、支付麻烦。遇到下雨天、冬天,你还得在寒风里等半天,真不如3分钟加满油痛快。
• 长途更焦虑:逢年过节回老家,高速服务区充电桩永远排长队。去年春节,我亲眼看到有人在服务区等了2小时才充上电,原本8小时的路程,硬生生开了12小时。而燃油车,服务区加油站随到随加,根本不用慌。
二、用车成本,没你算的那么划算
很多销售会告诉你:“电车一公里只要几分钱,油车要几毛钱!”但这只是表面账。
• 电池衰减是个坑:虽然厂家说“终身质保”,但细则里往往写着“非首任车主不保”“年行驶超3万公里不保”“自然衰减不在保修范围”。等你开了5年,电池续航从400公里降到250公里,想换电池?对不起,自费!一块电池好几万,够你加好几年油了。
• 保养并不便宜:电车虽然不用换机油,但要换空调滤芯、刹车油、齿轮油,还要做电池检测。而且因为技术新,维修费用往往比油车贵。我另一个朋友,电车的空调压缩机坏了,修一下花了8000块,而同款油车可能只要3000。
• 保险更贵:新能源车的保险普遍比同价位油车贵10%-20%,尤其是电池部分,保费更高。这部分钱,也得算进你的用车成本里。
三、保值率,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买车也是一笔投资,谁都不想开几年就大幅贬值。
• 燃油车保值率稳定:像卡罗拉(图片|配置|询价)、轩逸、朗逸这些主流燃油车,开3年贬值率大概在30%-40%,市场认可度高,二手好卖。
• 新能源车掉价快:因为技术更新太快(今年续航400,明年就600),加上电池衰减的不确定性,新能源车保值率普遍偏低。很多车型开3年就贬值50%以上。比如某国产新能源SUV,新车15万,3年后二手市场只值7万多;而同价位的燃油SUV,还能卖9万左右。这中间差的2万块,够你加多少油?
四、可靠性,燃油车还是更让人放心
普通人买车,图的是“关键时刻不掉链”。
• 极端天气表现:夏天高温,电池容易过热保护;冬天低温,续航直接打对折,甚至可能充不上电。而燃油车,不管是零下20度还是零上40度,拧钥匙就能启动,稳稳当当。
• 技术成熟度:燃油车发展了上百年,发动机、变速箱的可靠性经过了市场检验。而新能源车,尤其是电池和电控系统,还在快速迭代中,难免有不成熟的地方。我身边就有朋友的电车,开了两年出现电控故障,抛锚在半路,修了半个月才好。
当然,新能源也不是一无是处
如果你家里有固定车位、能装充电桩、日常通勤不超过50公里、还有第二辆车备用,那买新能源确实能省点油钱,开着也安静。但对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这些条件并不具备。
买车是大事,几万甚至十几万的开销,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别被“新能源大潮”裹挟,也别听别人一味吹捧。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如果你正在纠结,不妨问问自己:
• 我能方便充电吗?
• 我经常跑长途吗?
• 我在意保值率吗?
• 我预算有限吗?
想清楚这几个问题,答案自然就出来了。
最后说一句:车是工具,不是玩具。实用、省心、靠谱,才是普通人买车的核心需求。
Copyright © 2025 真科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