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利银河星耀 6 正式上市,比亚迪秦 L 2026 款也于 23 日上市。星耀 6 定位为 10 万元级别的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中型轿车,而秦 L 则是比亚迪主推的双模车型。此外,比亚迪海豹 05 DM-i 和长安启源 A06 等车型也在这一价格区间内具备较强竞争力。那么,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呢?
一、尺寸及主打方向的对比
比亚迪秦 L DM-i 起售价为 9.98 万元,主打“长续航 + 低油耗”,CLTC 综合续航超过 1200 公里,是 10 万元级别插混市场的标杆车型。
银河星耀 6 的设计更加年轻化(如 AMG 风格前脸),但秦 L DM-i 凭借比亚迪刀片电池的安全性和品牌认可度,在家庭用户中更具优势。

比亚迪海豹 05 DM-i 起售价为 8.98 万元,主打运动化设计和操控性能,纯电续航为 125 公里,适合年轻消费者。
海豹 05 的轴距(2700 毫米)略短于星耀 6(2756 毫米),但动力响应更快;星耀 6 则在后排空间和智能配置(如 Flyme Auto 座舱)上更具优势。
长安启源 A06 起售价为 11.99 万元,纯电版续航为 510 公里,主打“中大型轿车空间 + 全铝悬架”,适合注重舒适性的家庭用户。
启源 A06 的轴距(2922 毫米)远超星耀 6,且采用前双叉臂 + 后五连杆悬架(通常 30 万元级别车型配置),但价格也更高;星耀 6 则凭借混动系统的低油耗(亏电 2.8L/100km)和更低售价形成差异化。
二、设计 智能 动力的差异化博弈
星耀 6 的直瀑式镀铬格栅和肌肉线条设计,被网友称为“国产 AMG”,对年轻用户吸引力强;但尾部设计较为平庸,缺乏运动感。
秦 L DM-i 采用“Dragon Face”家族设计,风格稳重;启源 A06 则以溜背造型和无框车门突出科技感。
星耀 6 搭载 Flyme Auto 智能座舱,支持 AI 语音交互和多设备互联,顶配车型配备“千里浩瀚 H3”智驾系统(含高速领航辅助),智驾算力达 128TOPS。
比亚迪车型普遍采用 DiLink 系统,而启源 A06 整合阿里千问和 DeepSeek 双大模型,语音识别精准度更高。
星耀 6 搭载雷神 AI 电混 2.0 系统,亏电油耗 2.8L/100km,满电满油综合续航超 1700 公里,能耗表现优于秦 L DM-i(亏电 3.8L/100km)。
启源 A06 纯电版支持 6kW 对外放电,适合露营等场景;星耀 6 则通过混动系统避免了纯电车型的续航焦虑。
三、价格定位以及用车场景细分
星耀 6 预售价为 8.58-10.78 万元,直接切入秦 L DM-i(9.98 万起)和海豹 05 DM-i(8.98 万起)的价格重叠区,以“更低价格 + 更高配置”吸引预算敏感型用户。
启源 A06 定位更高,与星耀 6 形成错位竞争,主要争夺对空间和舒适性要求更高的家庭用户。
星耀 6 主打“年轻家庭首辆车”,强调“10 万级开出 30 万级气场”,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进行短视频营销。
比亚迪则通过“新能源汽车领导者”的品牌形象,在网约车和政府采购市场占据优势;启源 A06 聚焦“家庭长途出行”,突出续航和底盘调校。
品牌认知度不足,银河系列作为吉利的新能源子品牌,成立时间较短,品牌影响力弱于比亚迪和长安。部分消费者可能因“银河星耀 6 是否为银河 L6 换壳”的质疑而犹豫。
命名体系混乱,吉利银河系列车型命名缺乏逻辑(如 L6、A7、星耀 6),易导致消费者混淆。例如,星耀 6 与 L6 轴距仅差 4 毫米,若定价重叠可能引发内耗。
竞品技术迭代,比亚迪已推出 DM-i 5.0 系统,启源 A06 计划搭载激光雷达,星耀 6 需持续升级技术以保持竞争力。
结语:银河星耀 6、比亚迪秦 L DM-i、海豹 05 DM-i 和长安启源 A06 各有优劣,其各自竞争优势在于年轻化设计、低油耗和智能座舱等不同方面。它们目标群体和价位也略有不同,消费者应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大家有希望了解的其他车型可在评论区留言。
Copyright © 2025 真科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