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吨重的车横渡长江?这台硬派 SUV 刚上市就搞出大动静
前阵子汽车圈的一则视频让不少人看呆了:芜湖长江段,一台 3 吨重的 SUV 居然硬生生横渡了 1480 米宽的江道,水流湍急还有漩涡,22 分钟就开到了对岸。点开视频一看,原来是捷途刚上市的纵横G700(图片|配置|询价)。
这车上市时直接推出 5 个版本,指导价从 32.99 万到 41.49 万,现在有个限时置换价,30.49 万就能拿下入门款,比指导价便宜了两万多。我那痴迷越野的朋友老周,开了多年城市 SUV,去年去阿拉善陷进沙地后就想换硬派车,纠结小半年后,看完横渡长江的视频直接去试驾,当天就交了定金。
定价与车型:30 万级能选到啥配置?5 座 6 座全涵盖先说说大家关心的价格和车型。目前在售的 2025 款车型里,5 座版有三个配置,探野版 32.99 万,纵野版 34.99 万,享境版 38.49 万;6 座版是纵野版 37.99 万,享境版 39.29 万。这个定价在 30-40 万的硬派越野里不算高,对比同价位的福特烈马(优惠后 30 万内起售)、坦克 500 Hi4-T(32 万起),纵横G700(品技术) 的混动系统和配置组合算有特点。

老周选的是纵野版 6 座,他说家里有老人孩子,6 座比 5 座更方便,偶尔和车友组队越野,后排也能多坐个人。而且这个版本带全地形 AT 轮胎和外挂式备胎,越野必备的配置都给齐了,不用后期再加钱改。
外观:方盒子造型藏细节,保险杠修起来省心纵横G700(用车口碑) 的外观是现在常见的方盒子样式,但边角做了弧线处理,不会显得太生硬,有点复古又带点时尚感。前脸是矩形中网,搭配 LED 日行灯,中网中间的捷途 LOGO 还能亮,晚上开车老远就能认出来。

车身颜色有 5 种可选,老周选了个深绿色,说看着更有越野味儿。实用的是那个越野保险杠,看着就很结实,不仅能增加接近角,提升烂路通过性,关键是修起来方便,万一刮蹭了换个配件花不了多少钱。车尾的外挂式备胎换起来不费劲,还让整车看着更硬朗,这也是硬派越野该有的样子。
不过有个小细节,车门底部的排水孔有点小,洗完车得等一会儿水才能流干净,老周说备个细铁丝捅一捅就行,不算大问题。

坐进车里,内饰延续了外观的方正设计,大面积都是皮质材料,搭配一些镀铬装饰,摸上去质感不错。显眼的是那块 35.4 英寸的贯穿显示屏(他们叫天际屏),加上 15.6 英寸的悬浮中控屏,显示很清楚,想调什么功能点几下就好,还能自己设置显示内容。
座椅方面,5 座和 6 座可选,老周 185cm 的身高,调整好前排座椅后,后排腿部还有两拳多距离,我坐后排跷二郎腿完全没问题。后排中间的地台不算高,坐三个人也不挤,上次我们四个朋友出去玩,后排坐了仨人,没人喊难受。
音响是莱斯康的,跟劳斯莱斯用的同款,18 个扬声器,峰值功率 1500W,音质确实好,低音浑厚,高音不刺耳。跑高速时打开噪声补偿功能,风噪路噪能抵消不少,关着窗听歌很清楚,音响还有四种模式,后排有人时开 “后排立体” 模式,大家都能听清楚。
动力:混动系统不费油,越野时动力随叫随到动力是这台车的重头戏,搭载的鲲鹏超能混动 CDM-O 系统,是 2.0T 纵置混动发动机加电机组合,系统总功率 560kW,总扭矩 795 牛・米,有车友实测综合功率能到 665 千瓦,扭矩 1135 牛・米。搭配的是 2 挡 DHT 混动变速箱,开起来很平顺。
老周给我演示过,市区开的时候,轻踩油门推背感就来了,超车不用深踩油门,动力跟得很及时。跑高速更省心,上次我们开 200 公里高速,百公里油耗才 7 个多,市区开下来大概 10 个油,对于 3 吨重的车来说,这个油耗算正常的。满油满电能跑 1400 公里,100L 的大油箱,加上支持 800V 高压超充,充电 10 分钟就能从 30% 充到 80%,以后去无人区穿越不用背备用油箱了。
厉害的是越野时的表现。我们去城郊乱石坡,坡度不小还有坑洼,老周挂了低速四驱,打开三把差速锁,扭矩能放大 4.5 倍,车子顺着石头缝往上爬,轮胎打滑时动力立马分配到其他轮子上,全程没卡壳。下来后才发现,有段路的石头都快没过轮胎了,换以前的城市 SUV 肯定过不去。
越野能力:能涉水能爬坡,新手也能开稳纵横G700 的越野配置很扎实,非承载式车身打底,前后都有牙嵌式差速锁,遇到恶劣路况能脱困。还有攀爬防溜、柔性陡坡缓降功能,就算是越野新手,开着也不容易出问题。底盘是前双叉臂加后双叉臂结构,搭配 CDC 可变阻尼悬架,走山路泥路时,车身颠簸不算大。
防水能力是它的亮点,达到了 IP68 级,按船舶标准做的密封,发动机正时罩盖是整体的,点火线圈做了密封,气门室罩盖还有排水通道,就算进点水也能排出去。不升空气悬架能涉 900 毫米深的水,升起来能到 970 毫米,差不多到成年人胸口的位置。上次暴雨天,市区主干道积水快到小腿肚,老周直接开过去,水花溅得挺高,但车内一点不晃,方向盘也稳。
安全与辅助功能:刮底防雷击,高速开着不累安全方面,这车通过了 35-50km/h 的刮底测试,越野时不小心蹭到底盘也不用太担心。还有 NESTA 六维电安全认证,能防雷击,下雨天在户外停车也踏实,就像给车加了层防护铠甲。
辅助驾驶功能挺实用,老周的车装的是华为 ADS 4.0 系统,全车有 27 个感知元件,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加上十几个摄像头,周围的情况看得很清楚。高速上开 ACC 自适应巡航,设定好车速和跟车距离,车子能自己跟着前车走,不用一直踩油门刹车,老周开 300 多公里回老家,到家腰都不酸。
AEB 自动刹车也救过他一次,市区跟车时前面电动车突然窜出来,他还没反应过来,系统就报警并轻踩了刹车,虽然后面是他自己刹停的,但确实避免了剐蹭。还有 “车位到车位” 功能,在商场停车场选好车位点一下,车子能自己找过去停好,不过小区里路边有自行车时,系统识别会慢一点。
让越野迷喜欢的是通讯系统,叫 “纵横苍穹互联”,就算在深山或者无人区,手机没信号,按下车上的 ECALL 按钮就能接通客服,还能双向语音通话。要是出车祸,系统会自动发位置信息,24 小时都有人接。不过这功能头一年送流量,之后得续费,老周说就算花钱也得续,关键时刻能救命。
空间与续航:后备箱能装帐篷,1400 公里不用加油空间表现打破了我对硬派越野的印象。轴距够长,后排空间宽敞,老周带家人出去玩,老人坐后排腿能伸直,孩子还能在后排爬着玩。后备箱更是能装,老周露营带了两个大帐篷、一个烧烤架,还有一堆食材行李,塞进去还剩不少空间。回来时捡了些树枝当纪念,把后排座椅放倒,居然全装下了。
续航方面,官方说满油满电 1400 公里,老周实测市区加郊区混合路况,跑 1200 公里没问题。100L 的大油箱,就算亏电状态,百公里油耗也才 7.95L,比常见硬派越野省不少,不用总跑加油站了。而且支持超充,服务区休息 10 分钟,就能多跑几百公里,长途自驾不用为充电发愁。
车主服务:不光买车,还能进越野圈子老周说选这车,不光是车本身好,后续服务也很打动他。捷途弄了个 “纵横之路” 生态,给车主准备了 13 条越野线路,像巴彦淖尔、克拉玛依这些越野地都在里面,每条线路都经过勘探,安全有保障。国内还有 200 多个驿站,开长途累了能去休息补给。
还有 20 项 VIP 权益,老周已经报名了下个月的车手培训,想提升下越野技术。 APP 里全是同好,大家分享线路和用车经验,上周他还在上面约了几个车友一起去越野,比以前自己瞎跑有意思多了。这种 “车子 + 服务 + 圈子” 的模式,确实比只卖车的牌子贴心。
30 万级值得试驾吗?优点缺点都说说先说说优点:一是越野能力扎实,IP68 防水、三把锁、空气悬架这些配置,不管是积水路还是乱石坡都能应对;二是混动系统省油,续航长,市区高速都能用;三是空间大,5 座 6 座可选,家用越野都合适;四是有卫星通讯,越野时安全更有保障。
再说说不足:高速上跑到 120 码以上,风噪还是能听到一些,得把音乐声调大些;内饰部分塑料件质感一般;卫星通讯功能后续需要续费。
对比同价位的车型,福特烈马的机械素质强,但配置不如它;坦克 500 Hi4-T 的豪华感不错,但油耗略高。如果你的预算在 30-40 万,既想满足日常家用,又爱出去玩越野,纵横G700 确实值得去试驾下。毕竟能横渡长江的硬派 SUV,30 万级里可不多见。
Copyright © 2025 真科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