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开车从济南到西安,没有像往常一样走高速,而是尝试全程走国道。一千多公里开下来,仪表盘上的油耗数据让我大吃一惊——百公里油耗比平时走高速低了近1.5升。
我开的是辆1.6升排量的小轿车,在国道上保持60-70公里的时速,发动机转速基本维持在2000转以下。而平时在高速上,车速提到120公里时,转速要爬到3000转左右。别看转速只是数字差异,这直接关系到燃油效率。
风阻是很多人忽略的省油关键。当车速超过100公里/小时,大部分燃油其实都用来克服风阻了。在国道上跑70公里时速,风阻远比高速上小得多。
小排量车走国道确实省油,但大排量车可能相反我的经历可能不适用于所有车主。小排量与大排量车在这一点上表现截然不同。

像我这种1.6升以下排量的车,在国道上的油耗确实比高速低。有测试表明,一些小排量车型跑国道百公里油耗可能比跑高速低1-2升。

但若是大排量车,尤其是2.0T以上的车型,情况就反过来了。这些车在国道上油耗可能达到百公里8-9升,而跑高速可能只有6-7升。因为大排量车的经济时速更高,在高速上反而能发挥其性能优势。

当然,走国道并非完美选择。我国道跑完一千公里用了近二十小时,而走高速可能只需十二小时左右。
时间差这么大,主要是因为国道路况复杂——要经过乡镇、遇到红绿灯、应对行人和非机动车混行等。这些不仅拖慢了速度,还增加了驾驶的精力消耗。
但话说回来,走高速每公里大约0.5元的过路费是实实在在的额外支出。一千公里高速,单过路费就要五百元左右。这对预算有限的车主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安全因素不容忽视在国道上开车,你得时刻提防突然穿出的行人、随时准备刹车避让摩托车、小心路边的家畜。这些在高速上基本不会遇到。
高速上虽然车速快,但路况相对简单,都是单向行驶,没有对头车威胁。不过一旦出事,后果往往更严重。在国道上,由于车速慢,即使发生事故,也多为小刮小蹭。
那么,该如何选择?如果你开的是小排量车,不赶时间,想省下过路费,且单程在200公里以内,那么国道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如果是长途远行,比如超过500公里,即便能省下一些费用,也要慎重考虑时间成本和驾驶疲劳度。毕竟,连续开车二十小时以上的疲劳驾驶,安全隐患很大。
我的体会是,每次出行前,最好根据车型、路程、时间要求来灵活选择路线。没有必要一味认为高速更好,也不该固执地只走国道。聪明的车主,懂得在省钱、省时和安全之间找到平衡点。
Copyright © 2025 真科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