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提车别瞎忙,这25步走对了,省心又踏实
作者:真科汽车网 发布时间:2025-11-11 07:03:12 阅读量:636

很多人第一次去提车,心里都没底。销售说得快,自己也紧张,生怕漏掉什么。其实,提车就像走流程,一步一步来,只要把每个环节都盯紧,就不会出大问题。今天就把提车的全流程掰开了讲,让你去提车的时候心里有谱,不慌不乱。

先说提车通知。一般4S店会提前一天打电话,告诉你第二天几点去。这时候别只顾着高兴,要问清楚带什么证件——身份证、驾照、购车合同、定金收据,一样都不能少。如果是贷款买车,还要带上银行的放款证明。这些东西提前准备好,到了店里直接拿出来,省得临时翻找。

新手提车别瞎忙,这25步走对了,省心又踏实-1

到了店里,第一件事是洗车。有人觉得新车干净,洗不洗无所谓。其实,洗车是为了验车。车洗干净了,才能看清漆面有没有划痕、凹陷,轮胎有没有磨损。如果车没洗,很多小问题根本看不出来。所以,提车第一步,先让店里把车洗干净。

洗完车,就要核对配置了。你订的是哪款配置,有没有选装包,这些都要对照合同一项一项看。比如座椅是不是真皮,有没有全景天窗,音响是不是高配版。有时候销售可能会搞错,或者漏装,这一步很关键。

然后是检查证件。车辆的合格证、一致性证书、环保清单,这些都要核对车架号和发动机号,确保和合同上的一致。如果是进口车,还要看关单和商检单。这些证件齐全了,后面上牌才不会卡壳。

接下来是查看铭牌。铭牌一般在B柱下方,上面有生产日期。如果生产日期超过半年,就算库存车了。库存车不是不能买,但价格上要再谈,而且要仔细检查轮胎和油液,因为长时间停放可能会有老化。

检查外观的时候,要绕车一周,看看漆面有没有色差、划痕、凹陷。特别是车门缝隙、引擎盖和后备箱的边缘,这些地方容易被忽略。如果发现问题,当场让店里处理,或者协商补偿。

轮胎的检查也不能马虎。看胎纹的磨损程度,轮胎上的生产日期和车辆的生产日期是不是接近。如果轮胎日期比车辆早很多,说明轮胎可能被换过,要问清楚原因。

灯光检查要在光线暗的地方做,把大灯、尾灯、转向灯、雾灯都打开试试。还要看仪表盘上的指示灯是否正常,有没有故障码。如果有故障码,让技师用电脑消除,确保没问题。

随车工具包括千斤顶、扳手、备胎、三角警示牌,这些都要清点。有时候4S店会把备胎放在后备箱的暗格里,别忘了打开看看。

油液检查包括机油、刹车油、冷却液、玻璃水。机油要在冷车时检查,液面在上下刻度之间;刹车油看颜色,发黑就需要更换;冷却液看冰点和液面;玻璃水就不用说了,提车时基本都是满的。

内饰检查要注意座椅的磨损、方向盘的划痕、中控屏的贴膜是否完好。如果是新车,这些地方应该没有使用痕迹。公里数也是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新车在100公里以内都算正常,如果超过太多,要问清楚原因。

功能测试要把能用到的都试一遍,比如空调、音响、座椅加热、导航、倒车影像。特别是空调,要冷热都试,看看制冷制热效果。音响要听不同频段的声音,有没有杂音。

启动检查时,注意发动机的声音是否平稳,有没有异响。挂挡的时候,变速箱是否顺畅,有没有顿挫。如果是自动挡,要试一下换挡逻辑;如果是手动挡,离合和挡位的配合是否顺滑。

上路检查最好找个空旷的地方,试试刹车、油门、转向。刹车有没有异响,油门响应是否线性,转向有没有虚位。这些都关系到日常驾驶的安全。

核对赠品的时候,把合同上写的赠品一一清点,比如脚垫、后备箱垫、保养券、油卡等。有时候销售会口头承诺一些赠品,但合同上没写,这时候要让他们补写在合同上,避免提车后不认账。

办理车险可以在店里买,也可以自己找保险公司。店里的保险可能贵一些,但理赔方便;自己买的话,价格可能更优惠。不管哪种,都要确保保险生效时间在提车当天,避免脱保。

支付尾款前,再检查一遍所有手续和赠品,确认无误后再付款。付款方式可以是刷卡、转账,最好保留凭证。

去车管所上牌前,要准备好车辆的所有证件、车主身份证、购置税完税证明、交强险保单。现在很多地方可以线上预约,节省排队时间。

选号上牌的时候,可以在车管所现场选,也可以在网上自编自选。自编的话,提前想好几个备选号码,避免选不到。选好号后,现场制作车牌,或者邮寄到家。

最后,提车完成。这时候可以拍几张照片发朋友圈,纪念一下。但别忘了,提车只是开始,接下来的保养、保险、违章处理,都是用车的一部分。

最近,国家对机动车登记的政策也在不断优化,比如“一证通办”、“跨省通办”,让车主少跑腿。这些政策的推出,就是为了让大家提车、用车更方便。所以,买车不仅是买一辆车,也是享受政策带来的便利。

如果你第一次提车,心里还是没底,可以找个懂车的朋友一起去,或者在网上看看提车的视频教程。只要把流程走对,提车就是一件省心又踏实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