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没人要,纯电Mid-Size轿车、SUV满街跑,这里是香港
作者:真科汽车网 发布时间:2025-11-10 09:04:18 阅读量:5580

在香港这座寸土寸金的城市里,汽车早已不仅是代步工具,更成为衡量生活品质的标尺。当2025年的街头巷尾开始频繁出现大众ID.4、特斯拉Model 3与Model Y的身影时,一个明显的趋势正在浮现:纯电动中型轿车与紧凑型SUV正以摧枯拉朽之势重塑香港车市格局,而曾经被视为过渡方案的增程式车型,却逐渐沦为“鸡肋”。

Model 3最低售价:23.55万起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懂车分4.02懂车实测空间·性能等车友圈35万车友热议二手车8.25万起 | 1341辆

香港车市的剧变,首先源于政策与环境的双重倒逼。特区政府自2024年起将电动汽车首次登记税宽减政策延长至2026年,配合每度电3-4港元的充电成本,让纯电动车的每公里使用成本降至燃油车的三分之一。以特斯拉Model 3为例,其55kWh电池包充满仅需约200港元,续航里程却能覆盖450公里,而同级别燃油车每公里油费高达3港元以上。这种经济性差异在通勤半径普遍较短的香港,被无限放大——多数市民单日通勤距离不足50公里,纯电动车的续航焦虑被彻底消解。

Model Y最低售价:26.35万起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懂车分4.04懂车实测空间·性能等车友圈34万车友热议二手车10.98万起 | 1819辆

空间与场景的适配性,则是纯电动车攻占市场的另一把利刃。香港70%的私家车登记量集中在中型轿车与紧凑型SUV领域,这与城市狭窄的街道、密集的住宅区以及家庭出行需求高度契合。特斯拉Model Y凭借2890mm轴距与可折叠后排座椅,在4750mm车长内实现了“五座变七座”的灵活空间,既能满足三口之家的周末郊游,又能轻松驶入半山豪宅的狭窄车库。而大众ID.4的4592mm车长与2765mm轴距组合,则精准卡位了年轻家庭对“城市通勤+轻度烂路”的复合需求,其CLTC续航607公里的表现,甚至能支持跨岛长途旅行。

增程没人要,纯电Mid-Size轿车、SUV满街跑,这里是香港-1

ID.4 CROZZ最低售价:13.99万起最高降价:1.00万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懂车分3.98懂车实测空间·性能等车友圈7万车友热议二手车7.50万起 | 173辆

相比之下,增程式车型的处境愈发尴尬。这类车型虽号称“续航无忧”,但在香港年均行驶里程不足1.5万公里的用车环境下,其搭载的1.5T增程器不仅增加车重与成本,更因频繁启停导致燃油经济性大打折扣。更关键的是,香港充电桩密度已达每百公里12个,核心区域更是实现“5分钟充电圈”,纯电动车的补能便利性已与燃油车无异。当消费者发现“增程式”的续航优势在现实中几乎无用武之地时,其高昂的售价与复杂的机械结构自然沦为劣势。

市场数据印证着这种转变。2025年9月,比亚迪以936辆的月度销量登顶香港电动车市场,其主力车型元UP(紧凑型SUV)与海豹06(中型轿车)贡献了超60%的份额;特斯拉Model 3与Model Y则以853辆的总销量紧随其后,其中Model Y在SUV榜单中位列第三。反观增程式车型,即便强如理想L系列,在香港的月销量也不足50辆,市场存在感几乎可以忽略。

增程没人要,纯电Mid-Size轿车、SUV满街跑,这里是香港-2

海豹最低售价:16.58万起最高降价:1.00万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懂车分3.95懂车实测空间·性能等车友圈16万车友热议二手车8.58万起 | 77辆

从特斯拉Model 3的轿跑线条,到大众ID.4的跨界设计,再到比亚迪元UP的硬派风格,香港消费者正在用真金白银投票:他们需要的不是“全能选手”,而是能精准匹配城市生活场景的“专业工具”。当充电网络像便利店一样普及,当每公里出行成本低至1港元,增程式车型的“续航保险”早已失去吸引力——毕竟,在香港这座效率至上的城市里,没人愿意为用不上的功能买单。

增程没人要,纯电Mid-Size轿车、SUV满街跑,这里是香港-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