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力斯“躺赢”,阿维塔“挣扎”?同是华为伙伴,命运为何天差地别?
同样抱上华为“大腿”,赛力斯已赚得盆满钵满并成功上市,而长安的亲儿子阿维塔却仍在亏损泥潭中徘徊。这背后的差距,远不止是“会不会管理”那么简单,更是一场关于“灵魂”与“肉体”的商业路径抉择。
最近,车圈有个现象很有意思:同样是与华为合作造车,赛力斯(AITO问界)已经实现了持续盈利,并在资本市场高歌猛进;而另一边的长安汽车旗下阿维塔,却依然深陷亏损,港股上市看似遥遥无期。

问题到底出在哪儿?难道真是阿维塔的管理层能力不行?深入剖析后你会发现,这更像是一场从一开始就注定的“路线之争”。
一、 核心差异:一场“嫁入豪门”与“自由恋爱”的合作模式
这是导致两者命运分化的根本原因。
· 赛力斯(AITO问界):华为“智选车”模式——全身心托付
这不仅仅是合作,几乎是“深度融合”。华为深度参与产品的定义、设计、研发,最关键的是,问界汽车直接进入华为遍布全国的线下门店进行销售。这意味着,赛力斯瞬间就拥有了华为顶级的渠道和流量入口,相当于“嫁入豪门”,直接享受华为的品牌光环和销售红利。
· 阿维塔:华为“HI(Huawei Inside)”模式——技术采购方
这种模式下,华为主要扮演“超级供应商”的角色,提供顶尖的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全栈解决方案。但华为不负责阿维塔的销售和品牌运营。阿维塔需要自建渠道、自营品牌,相当于一场“自由恋爱”,虽然保持了更多独立性,但起步更慢,负担更重。
简单来说:赛力斯让华为“当家做主”,而阿维塔只是向华为“采购零件”。前者靠华为卖车,后者靠自己卖车。
二、 市场策略:一套“爆款走量”与“曲高和寡”的组合拳
合作模式直接决定了产品的市场打法。
· 赛力斯(AITO问界):精准打击主流市场
问界M5、M7、M9系列,价格覆盖了最主流的20万-50万市场。尤其是问界新M7,上市即成爆款,短短4个月大定突破13万台。这种规模效应一旦形成,成本被摊薄,盈利自然是水到渠成。
· 阿维塔:初期高举高打,后期艰难转身
阿维塔11、12起步定价较高,瞄准高端小众市场。虽然设计和技术亮眼,但难以快速形成规模。直到近期推出售价下探至20万元以内的阿维塔06和07,销量才开始有起色。但扭亏为盈,需要的是规模,阿维塔在“走量”上已经慢了一步。
三、 管理层抉择:“放手一搏”与“坚守主导”的战略分野
两种不同的路径,体现了背后管理层截然不同的战略思考。
· 赛力斯管理层的选择更为果决,在生存压力下,几乎“All In”华为,牺牲一部分自主权,换来的是极致的效率和最快的市场反应速度。这是一种“放手一搏”的生存智慧。
· 阿维塔管理层背靠大型国企长安汽车,在合作中更需要平衡各方利益和保持自身的主导权。这种“坚守主导”的策略,有利于长期品牌独立性的塑造,但在前期的市场协同和爆发力上,无疑会慢于前者。
专家点评
有业内分析师指出:“赛力斯的路径是‘用市场换空间’,短期内见效快;而阿维塔的路径是‘用时间换空间’,希望构建一个更独立的品牌体系。两者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是在当前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赛力斯的模式更容易快速跑出来并看到财务回报。”
结语
所以,赛力斯的盈利与阿维塔的亏损,并非简单的管理层能力问题,而是一次关于 “灵魂”与“肉体”如何结合的商业模式选择。赛力斯选择与华为“共生”,享受了当下的红利;阿维塔选择与华为“互补”,谋求更独立的未来。
这场现实中的商业案例告诉我们,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你看好哪种模式的长期发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文标签: #长安汽车##赛力斯汽车##阿维塔##华为造车##新能源汽车##商业分析#
注: 以上内容基于公开信息分析,只属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Copyright © 2025 真科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