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不敢批评苹果手机,一旦批评,别人就会说我自己手机也做得一塌糊涂,每当我想要抱怨时,总希望我没有涉足手机行业。”
“这款手机的工业设计显然属于二流水平,拼接设计非常丑陋,实物体现出的问题比图片更明显。此外,相机按键的设计让我尤为不满,不仅功能有限,而且在装上手机壳后,开孔的设计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总而言之,这款手机的设计越来越不尽如人意。假如我拍摄一部剧情片,情节设定为乔布斯从棺材中复活,将这一代设计团队全部解雇。”

上述开篇的调侃,出自罗永浩最新一期播客。面对影视飓风Tim突然送来的iPhone 17 Pro Max 2TB,他毫不犹豫地开启了犀利点评模式。
然而,从理性角度看,抛开略显逊色的外观设计,这一代新iPhone在商业层面无疑是成功的。线上线下销售的火爆场景,便是最好的证明。尽管苹果不再全面领先,但其终端的市场号召力依然强大。
详细阐述这些内容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引出本文的主角——另一家美国企业,特斯拉。
在产品布局方面,苹果和特斯拉的策略越来越相似。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随着外界期待已久的丐版Model Y突然推出,这家新能源车企的热度再次达到新的高峰。
这一事件也带来了一些值得探讨的启示。
启示一:入华热销成定局
如果说标准版Model Y类似于“经济适用房”,那么丐版Model Y无疑就是“毛坯房”。
丐版Model Y取消了座椅通风加热、方向盘加热、氛围灯、迎宾灯、后排屏幕、衣帽钩、后排座椅电动倾斜、摆动式前通风口、可选牵引挂钩、电动折叠后视镜、金属反光玻璃、声学玻璃、前后灯条、矩阵大灯、玻璃顶等配置。此外,真皮座椅换成了织物,座椅调节功能变为单轴,后通风口改为手动,16扬声器系统减少至11个,中央扶手变为双件结构,取消了阻尼可调悬挂,并改用18寸轮毂。
必须承认的是,在保持三电系统和智能化体验基本不变的前提下,特斯拉的削减措施确实非常精准。最终,这一举措带来了5千美元的降价。
接下来的问题是,丐版Model Y一旦进入中国市场,定价会是多少呢?
按当前汇率计算,5千美元约为3.55万元人民币,标准版Model Y的起售价为26.35万元,简单计算后将降至23万元以内。
可以预测,根据特斯拉的一贯风格,以及中国市场在其战略版图中的重要性,丐版Model Y的定价可能会带来更大的惊喜。
有人持乐观态度,认为丐版Model Y在中国市场将无法与自主品牌那些配置齐全的同级别纯电SUV竞争。对此,只想说:“不要过于天真。”
丐版Model Y的热销几乎已成定局。原因很简单,因为它来自特斯拉。正如今年六座版Model Y上市时,尽管唱衰声不断,但最终销量依然可观。
目前唯一的悬念是丐版Model Y的具体定价。这无疑也将成为悬在所有竞争对手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启示二:切勿争当学人精
尽管不愿承认,自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确实出现了一批“学人精”。随着丐版Model Y的推出,预计又会有人选择跟进。
然而,这种做法注定会是一条死路。
丐版Model Y之所以能在华热销,根本原因在于特斯拉的强大品牌号召力。
即使其他品牌在舒适性配置上远超特斯拉,但销量却无法超越它。
这种现象虽然令人无奈,却是汽车行业的基本生存法则:最终拼的还是品牌。
在智能电动车时代,产品同质化现象愈发严重,马太效应不断加剧,这种现象尤为明显。对于众多挑战者而言,认知鸿沟的存在是无法回避的事实。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中国车市中有一大批潜在客户只关注特斯拉,就像那些“只选苹果”的消费者一样。
无论自主品牌采取何种策略,这部分客户依然不会动摇。
他们的购车心理状态是:非Model Y不选。特斯拉的高保有量和保值率,以及较低的解释成本,使他们在购车时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丐版Model Y的推出,进一步降低了购车门槛。即使配置较低,但中国后市场的丰富资源总能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启示三:精力已不在造车
观察Model Y的车型序列,丐版、标准版、六座版,是否让人联想到“中杯、大杯、超大杯”?
不知为何,总有一种感觉,特斯拉未来在乘用车市场的产品策略可能会更加倾向于各种缩小和减配,俗称“填缝”。
这一策略的根本目的是在全球市场通过最简单粗暴且低成本的方式,尽可能维持销量的基本盘。然而,从长远来看,这一策略的效果仍需观察。
作为旁观者,愈发坚信马斯克的重心已不在造车。相比之下,无人驾驶出租车、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AI大模型等领域的项目在特斯拉内部的地位愈发凸显。
不久前,马斯克再次重申FSD和Optimus的规模化将是公司优先级最高的事项,并表示未来80%的市值将由这两者支撑。在Robotaxi广泛普及之前,预计特斯拉在售产品线将不会进行大的扩充。
面对这一趋势,肯定会有质疑声认为:尽管马斯克描绘的美好未来值得期待,但随着全球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特斯拉正面临巨大的挑战。这家美国车企如何度过这段艰难时期?
我的回答是:与时间赛跑,赌注技术革命的速度比想象中更快。况且,别忘了特斯拉仍是一家总市值超过1.3万亿美元的巨无霸企业。
归根结底,特斯拉拥有足够的资源应对未来的挑战。尽管丐版Model Y可能被视为一种保守的策略,但仍需正视其强大的市场实力。
第三季度的官方数据显示,特斯拉全球共生产新车约44.7万辆,交付量达到49.7万辆,同比增长7.4%,刷新了历史纪录,远超分析师预期的44.8万辆。
回暖,正在悄然发生……
Copyright © 2025 真科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