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科技日揭晓第二代VLA大模型三大具身智能产品同步升级
作者:真科汽车网 发布时间:2025-10-21 16:45:09 阅读量:8082

【2025年11月5日】以“涌现”为主题的2025小鹏科技日于广州小鹏科技园圆满举行。会上,小鹏汽车聚焦“物理AI”发布了四项关键应用,涵盖第二代VLA模型、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新一代IRON人形机器人,以及汇天旗下的两套飞行系统,全面勾勒出物理AI在未来出行中的实际应用路径。这四项技术均已规划量产,标志着“物理AI”正逐步走入大众生活。

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在活动中宣布,公司战略定位正式升级为“物理AI世界的出行探索者,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具身智能企业”。

新定位:聚焦物理AI,打造全栈自研智能体系

作为小鹏汽车举办的第七届科技日,2025年的发布会被视为公司从“未来出行探索者”转型为“物理AI出行探索者”的关键节点。何小鹏在回顾科技发展历程时指出,数字AI革命正在重塑虚拟世界,而物理世界中,电力逐步替代传统燃料,新能源技术持续推动汽车产业变革。数字与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催生了“物理AI”这一新趋势。

小鹏科技日揭晓第二代VLA大模型三大具身智能产品同步升级-1

依托近十年的技术积累,小鹏已建成覆盖芯片、操作系统、智能硬件等领域的全栈自研物理AI体系,为AI汽车、Robotaxi、人形机器人及飞行汽车等智能载体提供技术支撑。

第二代VLA发布:重塑物理模型架构,实现端到端指令生成

何小鹏指出,未来大模型将成为“物理AI操作系统”,是所有物理AI应用的基石。此次发布的第二代VLA大模型,创新性地取消了“语言转译”步骤,首次实现从视觉信号直接生成动作指令,颠覆了传统“视觉-语言-动作”的处理架构。

作为小鹏首个实现量产的物理世界大模型,第二代VLA不仅是动作生成模型,更具备对物理世界的理解、推演及自我演进学习能力。该模型可跨平台应用于汽车、Robotaxi、机器人及飞行汽车等多种设备。

在算力与数据方面,小鹏拥有全球领先的3万卡云端算力集群,运行效率稳定在90%以上。其720亿参数基座模型每五天可实现一次全链路迭代,训练数据量接近1亿段视频片段,相当于人类驾驶6.5万年所遇极限场景的总和,从而大幅提升模型应对复杂及长尾问题的能力。

为实现第二代VLA在车端的部署,小鹏重新开发了适配图灵AI芯片的编译器与软件栈。通过“芯片-算子-模型”全链路优化,小鹏成功在算力达2250TOPS的Ultra版车型上搭载了数十亿参数规模的第二代VLA,远超行业普遍采用的千万级参数模型。

基于第二代VLA,小鹏即将推出“小路NGP”功能,显著提升窄路与混行路况下的智能驾驶表现,复杂道路平均接管里程提升13倍。测试中,模型还涌现出识别交警手势、预判红绿灯等未经过专门训练的高阶能力。此外,小鹏还发布了不依赖导航的Super LCC+人机共驾系统,实现无导航自动辅助驾驶。

预计2025年12月底,小鹏将邀请先锋用户体验第二代VLA,2026年第一季度面向Ultra车型全面推送。何小鹏同时宣布,第二代VLA将向全球商业伙伴开源,大众汽车已成为其首发客户,小鹏图灵AI芯片也获大众定点。

布局未来出行:Robotaxi、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三线并进

小鹏汽车在本届科技日上展示了其在Robotaxi、人形机器人和飞行汽车三大领域的完整产品矩阵,致力于将具身智能科技融入日常生活。

Robotaxi:2026年推三款车型,启动试运营

针对当前Robotaxi行业面临的成本高、运营范围有限等问题,小鹏计划于2026年推出三款专用车型,并启动试运营。其Robotaxi搭载4颗图灵AI芯片,算力达3000TOPS,采用纯视觉方案,不依赖激光雷达与高精地图,具备全球道路适应能力。

系统集成第二代VLA与VLM技术,实现低时延交互与泛化学习能力。通过双冗余硬件架构与车外显示系统,提升无人驾驶的安全性与交互体验。小鹏还与高德达成合作,共同推进Robotaxi服务的全球化落地。

同步推出的还有面向个人用户的“Robo”智驾版本,具备与Robotaxi同源的硬件配置与安全冗余,支持两种智驾模式。

新一代IRON人形机器人:极致拟人,智能全面升级

小鹏新一代IRON以高度仿生的外形与步态亮相,其设计理念强调“由内而生”,具备仿人脊椎、肌肉结构与全包覆柔性皮肤,支持个性化定制。全身共82个自由度,动作流畅灵活,手部更搭载行业最小谐波关节,实现22个自由度的精细操作。

新一代IRON还首次应用全固态电池,兼顾轻量化与高能量密度。其智能系统搭载3颗图灵AI芯片,算力达2250TOPS,并集成“VLT + VLA + VLM”高阶大小脑架构,实现对话、行走与交互三大智能能力。小鹏专为机器人研发的VLT大模型,被视为其实现深度思考与自主决策的核心。

在遵循机器人三大法则的基础上,小鹏进一步探索第四法则,以增强物理AI世界的参与安全性。为解决机器人训练数据不足的问题,小鹏在广州建立了具身智能数据工厂,并计划于2026年底实现高阶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量产。

商业化方面,新一代IRON将优先应用于导览、导购、巡检等场景。宝钢已成为其生态合作伙伴,未来将在工业巡检等复杂场景中部署IRON机器人。小鹏同时宣布,将开放IRON的SDK,携手全球开发者共建机器人应用生态。

飞行汽车:陆地航母与A868双体系并进,低空出行在即

在低空出行领域,小鹏汇天构建了两大飞行系统:面向个人的“陆地航母”与面向多人出行的全倾转混动飞行汽车「A868」。

「A868」采用全倾转构型,基于鲲鹏超级增程平台开发,预计航程达500公里,最高航速360公里/小时,设6人座舱,目前已进入飞行验证阶段。

“陆地航母”则已累计获得超7000台全球订单,创行业纪录。其创新性地引入智能飞行座舱与“四轴合一”单杆操纵系统,大幅降低操作门槛。采用六轴六桨双涵道设计与全域安全冗余,确保飞行安全。

量产方面,汇天飞行汽车工厂已于11月3日试产成功,首台“陆地航母”顺利下线。该工厂年规划产能1万辆,初期产能5000辆,平均每30分钟可下线一台飞行器,预计2026年实现大规模量产。

为推广低空出行,汇天将与敦煌市政府合作,于2026年推出西北地区首条低空自驾旅游线路,打造“自驾飞”三维出行体验。

结语:科技驱动,迎接物理AI新时代

历经十余年发展,小鹏汽车始终坚持“科技改变世界”的初心。位于小鹏科技园的新总部汇聚了超万名来自AI、汽车、机器人与飞行汽车领域的研发人才,推动跨学科、跨领域的持续创新。

据悉,小鹏X9鲲鹏超级增程技术发布会将于11月6日举行,全新总部及智能制造工厂也将在12月正式对外开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