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汽车市场的大趋势是新车预售,配置表一张比一张铺得满,消费者早已经见怪不怪。但当你看到一台预售价13.99万元起的车,上面写着“法拉利同款悬架”、“3纳米芯片”和“全系激光雷达”时,还是会忍不住多看两眼,深蓝L06就是这么一台车。它的出现,实实在在地把一些过去只在高端车型上出现的技术,带到了一个更主流的价位。
深蓝L06最硬的招牌,是它用了和法拉利296GTB同类型的磁流变悬架。以前这种悬架基本是百万级超跑的玩具,现在出现在十几万的车上,本身就是一种态度。
这种悬架强在哪?简单说就是反应快、变化多。它内部不是传统的液压油,而是一种特殊的“磁流变液”。通电的瞬间,液体能从“水”的状态变成类似“冰”的状态,阻尼力瞬间改变。它的调节速度每秒能达到1000次,比我们常听到的CDC悬架快10到20倍。按90公里时速算,车每开出去不到3厘米,悬架就能调整一次。

反应到实际开车中,好处是直接的:过减速带或路面坑洼时,车身多余的晃动更少,感觉更干脆;高速转弯时,支撑更足,不容易让人心慌;城市里跟车,频繁加减速导致的“点头”和“抬头”现象被有效抑制,能减轻乘客的晕车感。官方公布的85.6公里每小时麋鹿测试成绩,也说明了其底盘的极限确实不低。
更务实的一点是,这套悬架支持OTA升级。这意味着,厂家以后可以根据用户反馈,通过系统更新来优化它在不同路况下的表现,甚至提供不同风格的滤震模式。车买回去,底盘性格还有进化的可能,这对用户来说是件好事。
在智能驾驶上,深蓝L06选择了和特斯拉FSD类似的“一段式端到端”技术路线。它的目标是模仿人类司机的决策过程,从看到路况到做出操控动作,一气呵成,减少传统分段式算法可能带来的顿挫和迟疑。
为了让这套系统更适应中国复杂的路况,研发团队用了超过3万个中国道路场景来训练它,单个训练片段时长也比一般方案更长。目的很明确,就是希望它在面对窄路、复杂路口、人车混行时,能表现得像个有经验的司机,而不是一台冰冷的机器。
硬件上,深蓝L06走的是“配齐”的路线。全系标配1颗激光雷达、11个摄像头、3个毫米波雷达和12个超声波雷达,总共27个感知硬件。算力由两颗地平线J6芯片提供。在当前很多品牌把激光雷达放在高配甚至顶配的情况下,深蓝L06选择全系标配,让所有车主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这个做法值得肯定。
它的DEEPAL AD Max系统覆盖了高速、城区和泊车场景。一个值得关注的功能是“城市自主漫游”,意思是不设导航,车也能自己在城里开。这个功能实用性有多高,需要实际验证,但它确实展示了厂家对智驾能力的自信。
为了让车机不卡顿,深蓝L06用上了一颗3纳米制程的车规级座舱芯片。这在行业内是第一次,让车机芯片的工艺水平追平了最新的旗舰手机。
芯片制程越先进,通常意味着性能越强、发热越低、越省电。安兔兔车机版跑分超过163万,比第二名高出三分之一,这为车机的流畅度和未来功能升级留出了足够的算力空间。官方的目标是让车机操作像苹果手机一样顺滑,彻底告别卡顿。
强大的算力也支撑起了“四图融合实景车道级导航”。它能将传统导航、精细的车道线、实时渲染的周围环境(车辆、行人等)和车辆自身感知到的道路信息融合在一个屏幕上。尤其在复杂立交桥或者多车道汇入时,能更清楚地告诉你该走哪条道,减少走错的概率。
在三电系统方面,深蓝L06全系采用了宁德时代的电芯,并搭配自家的“金钟罩”电池技术。厂家强调,这套电池系统至今保持着“零自燃”的记录。
对于用户最关心的续航,纯电版CLTC工况下能达到670公里。对大多数上班族来说,如果每天通勤距离在50公里左右,基本能做到两周充电一次。全系标配的热泵空调,在冬天能有效减少续航衰减,官方数据是在零下7度时能多跑40公里。
充电速度上,电量从30%充到80%只需要15分钟,能补充大约335公里的续航。一个有意思的技术是“主动功率控制”,它通过实时监控电池的电压、温度等多种状态,更精确地判断电池还能输出多大动力。厂家声称,哪怕电量只剩下5%,车子依然能跑出5.9秒的零百加速成绩。这旨在解决电动车电量低时动力明显衰退的问题。
深蓝L06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舍得给”。它把磁流变悬架、3纳米座舱芯片、激光雷达这些过去象征高端的配置,下放到了一个非常亲民的价格区间。这种做法,无疑会加剧15万级纯电轿车市场的竞争。
当然,配置的堆砌只是第一步。一辆车好不好,最终要看这些硬件在实际驾驶中调校得如何,智能驾驶系统在千万种复杂路况下是否真的可靠好用,以及车辆长期的品质和可靠性。深蓝L06开了一个不错的头,展现出了足够的诚意。它能否成为市场中的一匹黑马,最终还需要用户的实际体验和时间的检验来给出答案。
Copyright © 2025 真科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