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这个新能源化和智能化占主导的汽车市场,能满足用户续航需求的增程式和插混新能源车,成了不少家庭用户的香饽饽,然而市面上这样的新能源车,多得数不过来,消费者面对琳琅满目的车品,眼都快挑花了,而且还总是陷入将就与妥协之间,难以两全。然而今天这两款车都是能解决续航焦虑的新能源车,而且在智能化方面也很符合年轻用户的需求,它们分别是别克至境L7和比亚迪汉DM,具体我们往下看。
(至境L7)
(汉DM)
为了保证对比的客观性,加上两款车车型众多,我们选择两款车落地价比较接近的两款车来对比,它们是指导价17.39万的至境L7 2025款 尊享版 (参考落地价17.5万,以下称至境L7),和指导价18.58万的汉DM 2025款 DM-i 125KM尊贵型(参考落地价17.31万,以下称汉DM),接着我们就来看看它俩的产品力。

(至境L7)
(汉DM)
外观
至境L7前脸采用封闭式设计,搭配类似啄木鸟的分体式大灯,配合主动闭合式进气格栅,车头看上去很素净干练;侧身配备了当下比较流行的无框车门和隐藏式门把手,尾部带小鸭尾和贯穿式尾灯,整体形象偏年轻化。而汉DM比较有运动张力,分体式前灯组,融入了银色镀铬元素,侧身轮毂带银色卡钳,车门上也配备了隐藏式门把手,车顶的天窗可开启,尾部有红色贯穿式尾灯的加入,整体外观显得简洁优雅,富有运动气质。
(至境L7)
(至境L7)
内饰
至境L7的内饰走的是简约科技路线,皮质多功能方向盘,搭配电子式怀挡,为驾驶者盲操提供了便利性。车机集成了10.25英寸彩色全液晶仪表盘、15.6英寸中控屏,其中中控屏内置了高通骁龙8155芯片,具备4G网络、手机互联映射、前排语音识别等功能,还可以下载应用。其次,布置在中控岛台的50W手机无线充电面板,让用户再也无需担心没带手机充电器。
(汉DM)
(汉DM)
汉DM的内饰就显得比较科技化、更奢华,除了大面积采用皮质材料,在门板内侧和中控台,以及中控岛台区域还运用了黑色钢琴烤漆面板,加上皮质运动方向盘和电子挡把,操控起来也比较方便。车机由12.3英寸彩色全液晶仪表盘、15.6英寸中控屏构成,其中中控屏可以旋转、逸动,采用LCD屏幕材质,并搭载D100车机芯片,和DiLink操作系统,支持5G网络、语音识别、应用下载等功能。其次,车内还配备了丹拿音响,带12个扬声器,听歌刷剧,声感体验都比较优越。
(至境L7)
辅驾
至境L7和汉DM都支持L2级辅驾,至境L7的辅驾硬件包括了3颗毫米波雷达在内的16个传感硬件,标配了透明影像、全速自适应巡航等功能,其主动安全预警系统带倒车车侧预警、DOW开门预警等5项预警功能,为用户的安全出行,提供了安全保障。
(汉DM)
汉DM采用了DiPilot辅驾系统,辅驾硬件也包括了3颗毫米波雷达在内的19个传感硬件,具备360°全景影像、全速自适应巡航等功能,而主动安全预警系统的5项功能与至境L7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而驾驶辅助影像略逊于至境L7一筹。
(至境L7)
(至境L7)
空间
至境L7的车内配备了皮质座椅,前排座椅支持6向电动+座椅头枕、腰部的局部调整,加热、通风、记忆等功能,也都出现在了车上,前排带中央扶手,可放些饮料之类的小物品。其次,新车拥有5032/1952/1500mm的长宽高三围,轴距刚好3000mm,属于4门5座三厢车,带397L的后备厢,可轻松放下3个20英寸的行李箱,还能塞些背包。
(汉DM)
(汉DM)
汉DM的长宽高尺寸分别为4995/1910/1495mm,轴距为2920mm,比至境L7稍微瘦了一小圈儿,定位于中大型车。车内也采用皮质材料,基本的调节功能都具备,前排座椅支持加热、通风、主驾记忆等功能,而且,新车前后都配备了中央扶手,后中央扶手带隐藏式杯架,拉下来就能放杯或矿泉水。
(至境L7)
(至境L7)
动力
至境L7属于增程式新能源车,它采用1.5T增程器+252kW后置单电机,匹配40.2kWh的磷酸铁锂电池,零百加速仅需5.9s,CLTC纯电续航302km,CLTC综合续航1420km,SOC 30%-80%快充仅需18分钟。底盘采用前双叉臂式独立悬挂+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挂的组合,并且悬挂支持软硬调节,通过减速带、马葫芦盖等复杂路况时,带来的滤震效果比较明显,舒适度较高。
(汉DM)
(汉DM)
而汉DM属于插混新能源车,它采用1.5T发动机+200kW前置单电机,并匹配18.31kWh的刀片电池,零百加速成绩为6.9s,CLTC纯电续航125km,综合续航1350km,电池也支持快充和6kW对外放电。底盘由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挂+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挂组成,并支持悬挂的软硬调节,这套底盘,成本低,舒适度相对一般。
(至境L7)
(汉DM)
综上所述,两款车的外观都很时尚优雅,至境L7的外观相对更年轻化,内部配置丰富,而且智能化程度还算挺高,空间表现各有侧重,然而至境L7加速稍快一些,纯电续航和综合续航稍长一些,底盘调校得偏舒适。这两款车都是各自车企麾下主流新能源车型,各方面实力都比较均衡,可以积极关注一下。
Copyright © 2025 真科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