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为啥非要去欧洲“闯关打怪”?
作者:真科汽车网 发布时间:2025-11-11 08:51:09 阅读量:3436

都说好酒不怕巷子深,可咱们的中国汽车,为啥放着好好的家门口生意不做,非要跑到欧洲那条“深巷”里去死磕呢?这可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一场关乎未来的“大航海时代”!

你看,就在今年9月,中国车在欧洲的市场份额已经干到了7.4%,创了历史新高。这已经不是去“摆个地摊”试试水了,而是要在人家的地盘上“安家落户”,争当产业链的“话事人”。

第一关:交学费,差点“船毁人亡”

中国车,为啥非要去欧洲“闯关打怪”?-1

回想起来,中国汽车的出海之路,简直就是一部“闯关打怪”的血泪史。

第一阶段,叫“背包客”模式。** 那会儿想法简单,把国内造好的车,一船一船地运过去,找个当地经销商卖就完事了。这模式轻巧,占了出口量的七成多。可现实很快就给了个大耳光。2024年10月,欧盟直接甩出一张25%的反补贴税“罚单”,当月出口量“哐当”一下就掉了30%!比关税更坑的是那些“隐形陷阱”,比如人家的信息安全法规。有家车企就因为车机系统的“方言”不对,数据加密没达标,一整船的货被扣在港口,每天烧钱跟烧纸一样,光仓储费就损失了上千万欧元。

第二阶段,聪明了点,叫“半自助游”模式。** 车企们想,那我把零件运过去,在当地组装总行了吧?这样能省三成运费,还能绕开关税。可没想到,又撞上了“品牌冰山”。咱们觉得15.6英寸大屏、座椅加热是“豪华顶配”,欧洲媒体却评价“花里胡哨,开起来没灵魂”。销量直接扑街。更要命的是,供应链脆弱得像张纸。2024年红海一闹腾,苏伊士运河堵了,有家工厂的电池断供,直接停工12天,几千万就这么打了水漂。售后更是灾难,有用户车坏了,等配件等了20多天,最后投诉信堆成山,业务只能关门大吉。

这两次闯关说明啥?光卖产品或者搞组装,都是在“打游击”,始终掌握不了主动权,就像小船在冰缝里钻来钻去,随时可能被夹碎。

通关秘籍:从“水手”到“船长”的“三板斧”

吃了这么多亏,头部车企终于悟了:单打独斗不行,得组“联合舰队”出海!从2024年开始,一套全新的玩法登场了,核心就是“带着体系找生态”,目标是当“船长”。

这“船长”怎么当?靠的是“三板斧”:

第一板斧:不拼价格拼“情怀”。** 欧洲人买车,不光看配置,更看重品牌背后的故事。于是,车企们开始“反向操作”,不再用市场换技术,而是用技术和资本去“入股”欧洲品牌。就拿吉利来说,早在2006年就入股了伦敦出租车公司,在英国建了新能源工厂,还把路特斯、阿斯顿·马丁这些老牌贵族拉入伙。这套“本土血统+中国科技”的组合拳,直接跳出了配置战的泥潭,让欧洲人慢慢改观:“哦?原来中国车不只是样子货。”

第二板斧:把“厨房”建到人家后院。** 要想服务好本地人,就得在本地扎根。吉利直接在英国考文垂、意大利米兰、瑞典哥德堡建了设计中心,让老外设计师也来为中国车注入欧洲灵魂。

第三板斧:服务必须“秒回”。前端开体验店让用户摸车,中端在英法德建配件仓,保证48小时内修好车,后端在英国建数据中心,确保用户数据安全合规,绝不“犯法”。这一套组合拳下来,用户体验直线上升。

这“三板斧”可不是瞎挥,效果立竿见影。2025年前10个月,吉利新能源出口暴涨218%,它的战略车型EX5,在希腊、马来西亚、巴西都成了销量冠军。

为啥是英国?天选的“新手村”为啥“联合舰队”的第一站选在英国?这地方简直是“天选之

英国脱欧了,没跟着欧盟一起加征关税,成了个“避风港”。而且2025年上半年,英国新能源车销量猛增34.6%,取代德国成了欧洲最大市场,机会这不就来了吗?

英国自己没啥强势的大众汽车品牌,老百姓对新品牌接受度高。而且英国搞科研厉害,中国搞制造和电动化强,正好互补。

吉利早就通过收购,在英国织下了一张关系网。到2025年,它在英国有25家销售点,计划2026年干到100家。EX5一上市,根本不用从零开始铺货,直接就能开卖。

当然,敢在欧洲这么玩,底气还是来自国内这个“大本营”。吉利过去11年砸了2500多亿搞研发,国内市场份额也从6.3%稳稳升到了10.4%。这个强大的后方,源源不断地给海外冒险输送着“粮草”和“弹药”。

这形成了一个“双核驱动”的新模式:一个核心是国内,负责技术迭代和赚钱输血;另一个核心是海外,负责品牌升级和全球试错。两者互为犄角,韧性十足。

结语:从“中国制造”到“全球品牌”

吉利的航迹,就是中国汽车出海的缩影。我们不再只是借着东风出海的“水手”,而是已经学会了造船、掌舵、破冰的“船长”。

当然,破冰只是远征的开始。前方的深水区,还有无数暗流和风浪。中国汽车想要真正从“中国制造”变成“全球优选”,要考验的,是持续盈利的耐力和引领行业的智慧。

下一程,愿中国汽车这艘大船,能成为那座在世界汽车产业海洋中,指引方向的新灯塔!

以上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