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满上海工厂厂区的深蓝色特斯拉,车身反光里还留着9月交付量微增的余温,但10月的出货数据一出来,这份“列队待发”的热闹就淡了——61497辆的交付数字,不光同比少了近一成,环比更是直接跌了超三成,把9月刚回暖的节奏又踩了刹车。
这组数据里藏着两层信号:一是“同比9.9%的下滑”,说明今年的整体交付势头,已经不如去年;二是“环比32.3%的骤降”,直接把9月刚实现的2.8%小幅增长,打回了波动的原形。而拖慢节奏的,主要是“外需”和“政策”这两个关键变量。
先看海外市场的“降温”:上海工厂是特斯拉的出口主力,欧洲原本是它的核心外需市场之一,但今年不少欧洲国家的新能源补贴陆续退坡,加上大众、宝马等本土品牌的电动车型密集上市,特斯拉的“先发优势”被稀释,订单量跟着少了不少;美国那边更直接——之前能让消费者减免数千美元购车成本的税收抵免政策到期,不少原本计划下单的用户开始持币观望,出口到北美的订单自然跟着收缩。

至于环比的大幅下跌,业内也有“季度冲量”的解释:9月是三季度末,不少车企会把部分10月的交付需求提前落地,特斯拉也不例外,这就导致10月的交付量被“提前分流”,跌幅随之被放大。
但对普通消费者来说,这波出货量下跌未必是坏事:之前要排期等车的热门车型,现在交付周期可能缩短;要是后续海外需求持续疲软,特斯拉说不定会拿出促销、降价之类的手段稳订单——毕竟上海工厂的产能摆在那,“车等订单”的情况不会持续太久。
可对特斯拉本身来说,这波波动不算轻松:国内市场有比亚迪、问界等对手盯着,海外需求又没了之前的“红利buff”,想把交付量拉回增长轨道,要么靠新车型吸引订单,要么就得在价格、服务上再做文章。
你最近有感受到特斯拉的交付节奏变化吗?要是它接下来降价促销,你会考虑入手吗?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Copyright © 2025 真科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