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万元以内购车,选择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这个问题近期我被问得频繁。恰好上周我试驾了朋友的朗逸新锐,并且开着自己的秦PLUS DM-i进行了一次往返城郊的长途测试,总距离超过两百公里。经过实际体验,油耗表现的差距让我感到相当惊讶。
先介绍一下背景。我的秦PLUS DM-i是55KM领先型,去年年底购买,落地价不到9万元。朋友的朗逸是2025款1.5L新逸版,落地价刚过10万元。两车均为最畅销的配置,拿来对比恰到好处。测试前,我特意将两车的油箱加满,秦PLUS DM-i还充至满电。测试路线包括市区拥堵路段、国道和快速路,全程使用空调24度,车内仅我一人加上一个背包,重量大致相等。
先说说朗逸的表现。这款车给人的感觉非常熟悉。驾驶时“德味”依然存在,底盘稳健,通过减速带时表现平稳。然而,起步时的加速略显迟缓,尤其是在市区拥堵时跟车,轻踩油门车不动,踩重了又会突然加速,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更值得注意的是发动机噪音,在车速超过80公里/小时后,风噪和发动机噪音较为明显,必须调大音乐声音才能掩盖。

到达目的地后,我首先查看了朗逸的油耗,表显为8.2升/百公里。我认为这个数值不算特别高也不算低,尤其是在市区路段较多的情况下。朋友表示,他平时上下班开,堵车严重时油耗可达到9升/百公里以上,而跑高速时则能降至7升/百公里左右,总体来说符合预期。
再来看秦PLUS DM-i的表现,可以说与朗逸形成了鲜明对比。起步非常顺畅,电机驱动时几乎无声,市区拥堵时跟车非常轻松,只需轻轻踩油门即可,完全没有朗逸那种突兀的加速感。在快速路段,我曾将车速提升至110公里/小时,动力储备依然充足,超车时深踩油门,发动机介入平顺,几乎不被察觉。
关键的油耗数据来了。当时我查看秦PLUS DM-i的表显油耗时,甚至揉了揉眼睛——3.9升/百公里!从满电出发,到达目的地时电池剩余30%,计算下来油耗比朗逸低了4.3升。按照目前92号汽油的价格计算,每百公里的油费差距达到30多元,如果每年行驶1万公里,两车的油费差额达到3000多元,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当然,秦PLUS DM-i也有不足之处。我所使用的55KM版本,实际纯电续航里程约为40多公里,如果经常跑长途,显然不够用,需要频繁加油。此外,内饰质感不如朗逸,塑料件较多,朋友坐进来时还曾吐槽“怎么看起来没我那车高档”。充电问题也是个考虑因素,如果家里无法安装充电桩,经常外出充电会比较麻烦,不如燃油车加油方便。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到底该如何选择?我认为这取决于您的用车需求。像我这样,每天上下班往返20多公里,周末偶尔周边游,秦PLUS DM-i非常适合,充一次电能开两天,加油次数很少。但如果您经常跑长途,或者住的地方无法充电,朗逸等燃油车则更为合适,毕竟加油站随处可见,无需担心续航问题。
此外,价格也需要考虑。目前秦PLUS DM-i的入门版价格不到8万元,而朗逸稍微贵一些,但10万元出头也能落地,均在12万元预算范围内。配置方面各有千秋,秦PLUS DM-i配备了旋转大屏和DiLink系统,使用手机热点刷视频非常方便;朗逸则有真皮方向盘和后排空调出风口,实用性更强。
在此之前,我也曾犹豫过新能源技术是否成熟。但经过大半年的使用,我发现这种担忧完全是多余的。比亚迪的DM-i系统非常稳定,没有出现过小故障,保养费用也与朗逸相当。反倒是朋友的朗逸,上次保养更换了滤芯,花费了200多元,与秦PLUS DM-i的保养费用相差无几。
总之,我认为在12万元以内的购车选择中,无需过分执着于燃油车。新能源车的油耗优势非常明显,如果符合您的用车场景,选择秦PLUS DM-i绝对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当然,如果您经常跑长途,朗逸这类老牌燃油车依然值得信赖。
您身边是否有人在这两款车之间纠结?或者您认为在这个价位还有其他更好的选择?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让我们共同探讨。
Copyright © 2025 真科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