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6省禁限摩现状与解禁趋势全解析(2026)
作者:真科汽车网 发布时间:2025-11-15 23:53:57 阅读量:3153

摘要:随着2025年多地“禁摩令”松绑,摩托车政策正从“一刀切禁止”转向“精细化管控”。本文基于最新政策动态,系统性梳理全国26个省份的禁限摩现状、解禁进展与未来趋势,并附各省高速通行规定,供摩友参考。(政策截至2025年10月,具体以各地最新通告为准)

一、政策风向转变:从“全面禁止”到“分类管理”解禁浪潮已至2025年以来,全国至少28个城市明确放宽摩托车通行限制,包括西安、信阳、西宁、绵阳、鄂尔多斯等。西安成为首个全面解禁的一线城市,取消单双号限行,摩托车保有量从2017年14.7万辆激增至2024年70万辆,核心区拥堵指数下降超30%。政策优化驱动技术升级:电动摩托车普及(噪音降40%-60%、零排放)及ABS/TCS安全系统标配,削弱“污染+事故”争议。民生需求:外卖、快递行业依赖摩托车提升效率(西安试点后配送时效提高17.3%),老龄化推动驾照年龄上限放宽至70岁。二、26省禁限摩政策详解(附高速通行规定)

下表汇总各省核心政策,摩友出行前务必核对地方细则:

全国26省禁限摩现状与解禁趋势全解析(2026)-1

省份

禁限摩现状

解禁城市/区域

全国26省禁限摩现状与解禁趋势全解析(2026)-2

高速通行规定

北京

全国26省禁限摩现状与解禁趋势全解析(2026)-3

分区限行

郊区放宽,城区仍限

允许,排量≥150cc

天津

中心城区限行

滨海新区开放

允许

河北

部分城市限行

石家庄、唐山试点放宽

允许,排量≥125cc

山西

少数城市限行

太原取消夜间限行

允许

内蒙古

大部解禁

鄂尔多斯全面开放

允许

辽宁

沈阳、大连限行

大连缩小限行区

允许

吉林

信息待核实

-

待核实

黑龙江

基本解禁

农村地区“送考下乡”

允许

上海

外环内限行

浦东试点电摩通行

禁止

江苏

多数城市限行

盐城、无锡试点电摩宽松

禁止

浙江

杭州、宁波限行

台州分时段开放

禁止

安徽

部分城市限行

合肥放宽摩托车登记

允许

福建

多地限行

厦门优化考场服务

禁止

江西

南昌限行

农村“送考下乡”普及

禁止

山东

济南、青岛限行

青岛调整限行时段

禁止

河南

郑州限行

信阳全面解禁

禁止

湖北

武汉限行

宜昌试点分区域管理

允许

湖南

长沙限行

永州推广“送考下乡”

禁止

广东

广州、深圳限行

广州“开四停四”管理

允许,排量≥150cc

广西

南宁限行

农村地区考证便利化

允许

海南

全省禁摩

无解禁计划

禁止

重庆

核心区限行

郊区全面开放

允许,排量≥150cc

四川

成都限行

绵阳拆除禁摩标志

禁止

贵州

部分限行

全省“送考下乡”

允许

云南

昆明限行

大理旅游区放宽

允许

西藏

基本解禁

无显著限制

禁止

陕西

西安全面解禁

全省跟进简化登记

允许

甘肃

部分限行

兰州优化停车位

允许

青海

西宁限时段

早晚高峰外开放

待核实

宁夏

银川限行

农村地区鼓励电摩

禁止

新疆

基本解禁

无显著限制

允许

高速通行补充说明:

全国法定标准:排量≥125cc、设计时速≥70km/h可上高速。地方差异:12省市(如北京、广东)将排量门槛提至150cc;海南、西藏、江苏等全面禁止。强制要求:无论排量,均需“持证(驾照满1年)+戴盔+不载人+最右侧车道行驶”。三、解禁背后的逻辑与未来趋势政策利好集中释放报废年限优化:商务部正研究以“车况检测”替代13年强制报废,预计2026年落地。驾照改革:年龄上限放宽至70岁,全国“一证通考”普及,贵州等地考试费仅150元。电子化管理:电子行驶证全覆盖,转籍异地通办简化流程。城市治理的理性回归西安、盐城等解禁城市数据表明,摩托车分担短途通勤需求(西安达7.2%),有效缓解高峰拥堵。“电摩优先”成趋势(如西安电摩免限行),推动产业升级(钠电池成本降30%)。争议与挑战部分地区反弹:汕头、惠州拟出台新禁摩草案,强调“解禁不等于放任”。管理精细化:北京设摩托车车位,西安用AI识别抓拍违规,公安部严查“4禁3严查”。四、给摩友的实用建议出行前自查通过“交管12123”APP查询目的地政策,尤其注意跨省时排量标准差异(如125cc在广东属违规)。佩戴全盔(半盔不被认可),携带电子证件,确保车辆灯光、刹车合格。购车与考证优先选择电摩或150cc以上车型,适配多数解禁城市标准;农村及老年用户关注“送考下乡”与年龄新政,最快1天拿证。理性倡导权利参与合规骑行活动,抵制“炸街”等行为,推动行业良性发展。

结语

摩托车政策的“破冰”,标志着城市交通管理迈向科学与包容。随着2026年强制报废改革落地及更多城市加入解禁行列,摩友的春天或许真的来了——但权利与责任始终并存,安全骑行才是永恒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