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置税优惠退坡!明年买电车多花4千-7万,赶末班车吗?
作者:真科汽车网 发布时间:2025-11-11 15:40:04 阅读量:9359

“刚问完销售,12月31号前订车能全免购置税,过了元旦买同款车得多交1万2!”11月4日下午,在北京某新能源4S店,32岁的上班族李阳拿着报价单反复核算,原本还在犹豫的他当即决定交定金。随着2025年进入最后两个月,新能源汽车购置税优惠“退坡”的消息成了车市最热话题,不少像李阳这样的消费者都在赶“免税末班车”,各大4S店的客流量较上月暴涨了近七成。

这场关乎购车成本的政策调整,并非突然而至。早在2023年,财政部、税务总局等部门就联合发布《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明确了分阶段的优惠安排:2025年12月31日前,新能源汽车继续享受全额免征购置税的福利;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政策调整为“减半征收”,且每辆新能源乘用车的减税额设置1.5万元上限。这意味着,持续十余年的“免税午餐”即将结束,2026年起买车得重新掏购置税了。

要算清明年买车多花多少钱,得先搞懂购置税的计算逻辑。关键公式是“购置税=购车价格(不含增值税)×税率”,目前市场上新能源车的售价基本包含13%的增值税,所以得先把这部分剔除再算税。比如一辆标价22.6万元的电车,不含增值税价格是20万元(22.6÷1.13),按照之前的免税政策,这20万对应的2万元购置税全免;2026年减半征收后,就得交1万元,相当于多花1万元 。

不同价位的车型,成本涨幅差异很大,30万元(不含增值税)是明显的分水岭。咱们按常见价位段算笔明白账:

购置税优惠退坡!明年买电车多花4千-7万,赶末班车吗?-1

10万-20万家用车是主流,多花4000到1万元。以14.69万元的比亚迪秦PLUS EV为例,不含增值税价约13万元,2025年免税能省1.3万元;2026年按5%税率算,需缴6500元,多花6500元。要是选18.98万元的广汽埃安AION S,不含增值税价16.8万元,明年要多掏8400元,这笔钱够给新车贴套好膜、买齐保险了。

20万-30万中端车,成本增加1万到1.5万元。特斯拉Model 3后轮驱动版不含增值税价21.59万元,2025年免税省2.159万元,2026年需缴1.0795万元,多花1.0795万元。理想L6 Max版不含增值税价28.32万元,明年购置税1.416万元,比今年多花1.416万元,差不多是半年的油费钱 。

30万以上高端车,多花的钱就没上限了。以53.98万元的蔚来ET5T为例,不含增值税价47.77万元,2025年能省4.777万元购置税;2026年按“全额税款减1.5万”算,需缴3.277万元,多花3.277万元。要是买100万元的豪华电车,不含增值税价约88.5万元,2026年得缴7.35万元,比今年多花7.35万元,相当于能再买辆入门级代步车 。

为啥要设1.5万元的减税额上限?财政部此前解读时说得很明白,主要是为了让优惠资源更精准地流向普通消费者。现在新能源市场既有十几二十万的家用车,也有上百万的豪华车,要是完全“一视同仁”减半征税,高价车能享受到的优惠更多,反而不符合政策公平原则。设置上限后,30万元以下的家用车型能充分享受5%的税率优惠,而高价车型承担更多税款,既合理又公平 。

政策变动催热了年末车市,10月全国新能源汽车零售量达132万左右,渗透率提升至60%左右,不少4S店都出现了“扎堆订车”的场景。在北京海淀的小鹏体验中心,销售顾问王磊最近忙得脚不沾地:“以前一天接待十几组客户,现在最少三十组,周末得加班到晚上九点。有客户怕赶不上免税,当场就刷定金,连试驾都省了。”他透露,热门车型的提车周期已经从之前的1周拉长到3周,部分颜色和配置还得排队。

车企们也抓住最后窗口期“冲量”,纷纷推出购置税补贴和限时优惠。小米汽车的力度最实在,宣布对全系车型提供购置税差额补贴,要是因为生产、运输问题导致2026年交付,直接通过减免尾款全额承担差价,最高补1.5万元,预计投入超20亿元。理想汽车针对i6车型推出限时权益,11月订车不仅能享5000元现金减免,还送智能冰箱和空气悬架,跨年交付的购置税补贴也照发。蔚来、极氪等品牌则放宽锁单期限,12月31日前锁单的客户,即便跨年交付也能领最高1.5万元的补贴券。

经销商层面的优惠也很给力。在北京朝阳的比亚迪4S店,宋PLUS EV除了厂家补贴,店里还额外送价值3000元的充电礼包,包含家用充电桩和安装服务。上海的广汽埃安门店推出“旧车置换补贴”,旧车估值超过5万元的话,再补2000元购置税差价。“现在订车相当于‘双重省钱’,既有国家免税,又有厂家和店里的优惠,比明年买划算太多。”上海经销商张经理说,最近置换客户占比提升了三成。

不过有几个关键细节得留意,不然可能白忙活。首先是时间节点,购置税优惠以发票日期为准,哪怕12月31号订车,要是发票开在2026年1月1号之后,照样享受不了免税。其次得确认车型在优惠目录里,只有列入工信部《减免车型目录》的纯电车、插混车(含增程式)才能享受,买车前最好让销售出示相关证明。最后,要是赶在年底订车,一定要和4S店签书面协议,明确约定交付时间和购置税补贴责任,避免跨年交付时产生纠纷。

有些消费者担心“现在买车会不会买贵了”,其实大可不必。经过十余年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很成熟,从1-9月的数据看,乘用车市场累计销量2124.6万辆,同比增长13.7%,其中中国品牌销量激增22.9%。激烈的市场竞争让车企不断压低利润,即便没有购置税优惠,不少车型的终端价格也很亲民,而且电池技术、续航里程、智能配置都比几年前有了质的提升。

也有人纠结“要不要等明年降价再买”,但从目前情况看,即便车企推出补贴,也很难完全覆盖购置税上涨的成本。以30万元的车型为例,明年多花的1.5万元购置税,厂家最多补1.5万元,相当于“持平”,但年末的现金优惠、置换补贴等福利可能就没了。要是买30万以上的车型,厂家补贴封顶1.5万元,剩下的差价还得自己掏,反而更不划算。

随着12月越来越近,车市的“末班车效应”还会更明显。不少消费者已经行动起来,在北京工作的张女士趁着周末带家人看车,她算过账:“看中的车现在买能省1.2万,刚好能覆盖孩子半年的奶粉钱,没必要为了等不确定的降价冒多花钱的风险。”在她看来,早买早用,还能避开春节前的提车高峰。

政策退坡的背后,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转型。经过十余年的政策扶持,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第一大国,技术、产能、产业链都具备了很强的竞争力,此时调整优惠政策,既能引导行业高质量发展,也能让公共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民生需求。

现在距离免税窗口期结束只剩不到两个月,你看中的车型现在买能省多少钱?身边有朋友已经订车了吗?要是纠结不定,会不会趁着周末去4S店算笔细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