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友狂喜,央视肯定,60多城政策松绑!
作者:真科汽车网 发布时间:2025-11-11 06:39:05 阅读量:6240

政策暖风拂面,摩托车骑行迎来自由春天

绵阳街头,一块悬挂了24年的禁摩标志被缓缓拆除,老摩托车爱好者们在一旁默默鼓掌,有人甚至擦拭着眼角的泪水。

“以后骑摩托,终于不用看脸色了!”2025年,全国摩友圈被一个接一个的利好消息点燃。

摩友狂喜,央视肯定,60多城政策松绑!-1

公安部推出新规,将摩托车驾照申领年龄上限从60周岁延长至70周岁,全国“一证通办”彻底打破地域限制,电子证件扫码验车全面普及。

更让摩友们振奋的是,曾经坚不可摧的“禁摩令”正在全国范围内土崩瓦解。西宁、信阳、绵阳等20多座城市集体拆除禁摩标志,就连执行了24年的“绵阳禁摩令”也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摩友狂喜,央视肯定,60多城政策松绑!-2

01 政策大转身,多地拆除禁摩标志

摩友狂喜,央视肯定,60多城政策松绑!-3

2025年成为中国摩托车政策的分水岭。城市交通管理理念正从简单的“一刀切禁止”转向更为精细化的“分类管理”。

青海西宁从3月12日起允许摩托车通行主城区,仅在高架桥和隧道实施限行。而河南信阳交警部门则在1月17日发布公告,直接取消城区摩托车严管及限行政策。

四川绵阳拆除了城区悬挂24年的禁摩标识,正式宣告“禁摩政策不再执行”。

更多的城市选择了中间路线。重庆渝中区创新性地划分了“三色区域”管理:红色区域24小时禁摩,黄色区域早晚高峰限行,绿色区域全时段开放。

西安、盐城、西昌等地推行分类管理,允许符合排放与牌照要求的电轻摩合法上路。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21个大中城市调整了禁限摩政策,包括大连、长沙、济南等区域性中心城市。

02 三大核心利好,夯实骑行自由基础

2025年摩托车领域的政策调整涵盖三大核心领域,为骑行自由奠定了坚实基础。

驾照改革年龄放宽,公安部规定,自2025年1月1日起,摩托车驾照D证、E证的申请年龄上限正式从60周岁延长至70周岁。

这意味着,只要身体条件过关,70岁的老年人也能合法骑摩托上路。

贵州遵义、云南文山等地的农村地区,驾考费用降至150元,仅为城市驾校费用的五分之一。

全国“一证通办” 落地实施。从2024年7月开始,摩托车登记全国“一证通办”全面推行。

无论你在新疆买车还是在广东上牌,只需一张身份证就能搞定注册登记、转让过户,居住证成为历史。

电子证件同步普及,通过“交管12123”APP申领的电子行驶证,已在超过60个城市实现扫码验车功能。

强制报废年限现松动。实施了多年的摩托车13年强制报废政策,在2025年出现了转机。

2024年9月商务部公开回应:将研究“按车况报废”替代现行标准。虽然细则尚未出台,但信号明确。

03 管理理念进化,从限制到服务

政策松绑的背后,是城市管理逻辑的深刻转变。

西昌对初犯摩托车主以教育为主,仅重复违规者罚款。北京在《停车场运营规范》中首次明确要求设置摩托车专用停车位,解决“摩托无处停”的老大难问题。

2025年起,国家对摩托车上路实施“四禁”:严禁非法改装、无牌无证驾驶、未悬挂号牌及闯禁行区。特别是针对“飙车炸街”行为,电子监控抓拍精度已提升至95%。

这种管理理念的转变,源于对摩托车交通价值的重新认识。

数据显示,一辆摩托车的占地面积仅为汽车的十分之一,通勤效率却高出30%以上。在拥堵日益严重的今天,重新审视摩托车的交通价值,不是妥协,而是智慧。

04 银发族与农村市场,意外成最大赢家

驾考年龄的放宽直接激活了老年消费群体。云南摩托车经销商反馈,2025年上半年60岁以上购车者占比从5%飙升至18%,三轮摩托车因“能载孙子买菜”最受欢迎。

农村市场因“送考下乡”政策爆发。贵州黔东南州某驾校教练透露:“以前农民嫌考证贵又远,现在150元家门口考试,学员里七成是种地的老乡。”

二手市场也随之火热,山东临沂旧车交易量同比上涨37%,千元级二手三轮车被抢购。

这些变化印证了政策制定者对民生需求的回应——摩托车不仅是休闲工具,更是许多群体谋生和生活的依赖。

05 安全底线不变,骑行仍需守规

尽管政策大幅放宽,但安全底线从未放松。各地在放宽通行的同时,也强化了交通安全管理。

近期,万州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启动了道路运输领域交通安全专项整治“3号行动”,聚焦摩电车交通违法开展集中整治。

此次整治以两三轮摩托车、低速三四轮电动车、电动自行车等三类车型为重点,从严查处酒后驾驶、闯红灯、逆行、不佩戴安全头盔、非法营运、非法改装等违法行为。

一起案例更是警示了违法骑行的后果:重庆两江新区一男子因准驾不符、驾驶报废车辆、未佩戴安全头盔三项违法行为,被处以罚款1700元并吊销驾驶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驾驶两轮摩托车、轻便摩托车时不戴安全头盔,可处警告或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06 未来展望,骑行环境持续优化

随着2025年政策红利的释放,摩托车骑行环境将持续优化。

绿色出行补贴政策已在多地落地。这些补贴重点向新能源摩托车倾斜,鼓励市民选择低碳出行工具。

同时,针对老旧、高排放摩托车,多地推出置换补贴政策,引导车主交售旧车并更换符合最新标准的新车。

摩托车的路权保障也在升级。2025年,多个城市将摩托车纳入“智慧交通”系统试点,通过电子围栏、专用道规划、信号优先等技术手段,提升其通行效率与安全性。

一些地方甚至开始探索“摩托车友好型城市”建设,比如成都、昆明等地,已增设摩托车专用停车区,并在部分主干道试点摩托车优先通行时段。

西安成为首个全面解禁的一线城市,取消单双号限行后,摩托车保有量从2017年14.7万辆激增至2024年70万辆,核心区拥堵指数下降超30%。

随着更多城市加入解禁行列,那些曾经只能在偏远郊区蜿蜒前行的摩托车,正缓缓驶入城市交通的主流视野,成为都市脉动中不可或缺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