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凯利蓝皮书(Kelly Blue Book)报告,福特汽车公司在 2025 年以超 103 次安全召回,成为全球召回次数最多的车企。更值得关注的是,2025 年尚余三分之一时间,福特就已远超此前 “年度 77 次召回” 的历史纪录,质量管控问题再次引发热议。
一、2025 年召回 “爆表”:103 次超历史,时间未过半已破纪录根据报告数据,福特 2025 年的召回表现已创下行业罕见纪录:

汽车召回并非 “随机事件”,而是受明确法规约束:
车企义务:若车辆因安全缺陷不符合《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车企必须主动通知消费者,通过召回消除隐患,避免事故发生;主动召回原因:车企通常会主动发起召回,以规避 NHTSA(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隶属于交通部)的潜在罚款,同时降低安全事故引发的法律风险;监管权力:若公众提交大量安全投诉,NHTSA 有权直接强制车企发起召回,无需等待企业主动申报。此前福特就曾因 “未主动履行召回义务” 被罚 ——2024 年因拖延后视镜摄像头缺陷召回,被 NHTSA 处以巨额罚款。
三、专家狠批:常规召回是 “体系正常”,但福特 “次数反常” 暴露质量短板对于福特的 “召回潮”,汽车交易平台 Autotrader 执行主编布莱恩・穆迪(Brian Moody)给出尖锐评价:
常规召回≠问题:他认为,普通召回是汽车安全体系运作的正常体现,目前行业内多数召回为车企主动发起,极少因政府强制或法律诉讼推动;福特 “反常”:“但当一家车企的召回次数打破纪录时,就必须警惕了。” 穆迪指出,随着汽车技术日益复杂,福特在质量控制上明显 “掉了链子”,无法跟上产品复杂度的提升;补充观点:穆迪也承认,福特近年加强了测试体系,可能导致更多潜在问题被发现,但 “这并非全部原因”——“没有哪家车企会故意多发召回,单是负面宣传就足以让这种做法不合理。”四、历史 “黑料”:2022-2023 已领跑召回,曾因拖延被罚 1.65 亿此次 103 次召回并非福特首次陷入 “召回争议”,其质量问题早有迹可循:
过往纪录:穆迪提到,凯利蓝皮书旧报告显示,福特在 2022 年、2023 年就已连续两年成为 “召回次数最多的车企”,质量问题长期存在;巨额罚款:2024 年,NHTSA 对福特开出 1.65 亿美元民事罚款 —— 这是 NHTSA 历史上第二高的单笔罚款。处罚原因是:福特未及时召回存在后视镜摄像头缺陷的车辆,且未按《国家交通和机动车安全法》要求提供准确、完整的召回信息。五、福特回应:召回多是 “积极负责”,两年翻倍安全专家团队面对外界质疑,福特向 FOX Business 作出回应,强调自身对质量和安全的重视:
核心立场:“车辆质量和客户安全是我们的首要任务(paramount)。” 福特表示,召回次数多,正体现其 “主动快速排查、修复软硬件问题” 的策略,是 “为保护客户多走一步”;行动支撑:过去两年,福特将安全与技术专家团队规模扩大了一倍以上,强化问题排查能力;覆盖范围:“我们会主动发现老款车型的潜在问题,哪怕这些问题从未被投诉。” 福特强调,不会只关注新车主,而是对所有消费者的安全负责;未来目标:福特认为,这种 “主动排查 + 快速修复” 的模式,将带来 “系统性、持久性的积极改变”,帮助其达到 “世界级的质量、安全和客户满意度水平”。此外,福特还提到,旗下肯塔基卡车工厂已采用先进制造技术,试图通过生产端升级提升林肯领航员、福特探险者等车型的质量,缩短交付周期。
六、股价受波及:单日跌幅 1.73%,市场担忧质量影响口碑质量争议已间接反映在福特的股价表现上:
最新数据:截至报道发布,福特汽车(股票代码:F)收盘价为 12.80 美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 0.23 美元,跌幅达 1.73%;市场逻辑:频繁召回引发投资者对福特品牌口碑、售后成本的担忧,部分资金选择撤离,导致股价短期承压。事件关键点总结核心信息
具体内容
2025 年召回次数
超 103 次,打破 “年度 77 次” 的历史纪录
历史问题
2022-2023 年连续领跑召回,2024 年因拖延召回罚 1.65 亿
专家观点
常规召回正常,但福特次数 “反常”,质量拖后腿
福特回应
召回多是 “积极负责”,安全专家团队两年翻倍
股价表现
最新收盘价 12.80 美元,单日跌幅 1.73%
Copyright © 2025 真科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