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6.88万起的吉利银河星耀6上市,以2.8L超低油耗和B级空间,来势汹汹,直接对标比亚迪秦Plus DM-i等热门车型。
与其说这是一款新车的发布,更不如说这是吉利在《台州宣言》后战略聚焦的集中体现,展示了其以技术创新与规模效应重塑行业竞争格局的决心,恐怕这步棋落子后,要砸了不少行业竞品的饭碗了。
•星耀6如何实现“低价高配”?

星耀7个版型覆盖60km与125km两种纯电续航版本,起售价仅为6.88万元,这一价格突破了同级电混车型“8万+”的价格壁垒,重新定义了混动家轿的价值标杆。
吉利星耀6能做到“低价高配”并非偶然。背后是吉利2025年第一季度56.7亿元净利润、264%同比增长的盈利能力支撑,规模效应与技术自研让成本控制成为可能。
与同级竞品相比,星耀6在价格低10%-15%的前提下,核心配置覆盖率反而提升30%。全系标配银河Flyme Auto智能座舱、神盾电池安全系统等实用配置,避免用户为基础功能额外付费。
这种“价格屠夫”策略的背后,是吉利汽车集团完成品牌整合后的协同效应。银河品牌与极氪、领克共同构成的三大明星品牌矩阵,使吉利在第一季度实现了70.38万辆的销量,同比增长48%。
•雷神AI电混2.0如何改写混动市场规则?
星耀6搭载的新一代雷神AI电混2.0系统,集成了全球量产热效率最高47.26%的电混专用发动机平台,配合“星睿AI云动力2.0”,能精准识别1000多种细分场景。
这套系统实现了CLTC工况下2.8L/100km的馈电油耗,每公里用车成本仅2毛钱。实测数据更具说服力:在曼谷、西安、上海等城市道路中,油耗稳定在2.6L-2.9L区间。
技术优势最终转化为续航优势。星耀6的1700km综合续航足以满足“一箱油跑遍半个中国”的长途需求,而125km纯电续航则可覆盖90%日常通勤场景,实现“城市用电、长途混动”的最优能源分配。
吉利在三电技术领域的持续投入正迎来收获期。从神盾金砖电池到千里浩瀚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技术成果的规模化应用为产品力提升提供了坚实支撑。
•在吉利大棋局中的战略定位
银河星耀6作为吉利品牌中高端新能源系列的重要一环,完美诠释了吉利“可油可电可醇”的2030愿景。它的上市进一步完善了吉利“电混+纯电”双线产品矩阵。
在《台州宣言》的战略指引下,吉利汽车将银河、极氪、领克打造成三大明星品牌。第一季度,银河品牌销量接近26万辆,同比增长21.4%,成为吉利新能源转型的主力军。
星耀6的推出也体现了吉利差异化定位的战略思维。在极氪定位高端纯电、领克专注个性市场的同时,银河系列聚焦10万-20万元主流价位段,瞄准最广阔的消费群体。
这一布局正收到成效。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者要求的垂直化,吉利通过银河系列推出更多高品质、有竞争力的产品满足差异化需求。
•会如何搅动混动市场?
星耀6的上市,直接或间接对标上了:比亚迪秦Plus DM-i、MG4、驱逐舰05、海豹05 DM-i、极狐T1、五菱星光等热门车型。它以更低的起售价和更高的配置覆盖率,迫使竞争对手不得不重新评估产品定价与配置策略。
中高端市场已成为传统车企新能源转型的重要方向,星耀6以B级空间、20万级安全的标准打造A级车,将加速行业从“价格战”向“价值战”的转变。
星耀6搭载的千里浩瀚H3辅助驾驶系统,配备3个毫米波雷达、11颗高清摄像头和128Tops算力芯片,将智能驾驶辅助技术的门槛拉低至10万元以内。
这种“科技平权”策略很可能引发连锁反应。随着智能配置在主流车型中普及,消费者对家轿的智能期待将水涨船高,倒逼整个行业加快技术下沉与应用创新。
不少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放缓,车企正加速由“量”向“质”转型,通过高端化提升单车毛利。
吉利星耀6打破了这一常规,它不以高价换取高毛利,而是通过规模效应和技术自研实现“价值超配”。
纵观全局,吉利汽车集团已规划清晰的“两横七纵”布局,吉利汽车集团整合面向大众主流市场;极氪科技集团则整合领克、极氪品牌,构建高端豪华新能源汽车集团。
星耀6仅仅是吉利全面新能源化的一个起点。到2027年,吉利计划实现全年500万辆的销量目标;到2030年,致力引领“绿色低碳、智能共享、乘商互联、天地一体”的通行生态。
•电动EV:
6.88 万起的定价、2.8L 超低油耗与 B 级空间的组合,让吉利银河星耀 6 成为混动家轿市场的 “破局者”。
它以技术自研和规模效应打破价格壁垒,用 “科技平权” 拉低智能配置门槛,不仅倒逼竞品调整策略,更推动行业从 “价格战” 转向 “价值战”。
这颗吉利战略布局中的关键棋子,既是银河品牌的实力彰显,更是吉利向 500 万辆销量目标、引领未来出行生态迈出的坚实一步,混动市场的新秩序已然开启。
至于还会砸了多少竞品的饭碗,我们可以坐等好戏。
Copyright © 2025 真科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