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 M9 和岚图泰山是 2025 年备受瞩目的 SUV,单从智能驾驶配置表来看,已经令人印象深刻。然而,实际驾驶体验才真正揭示了这些参数背后的差异,这些差异往往体现在日常驾驶中的细微场景中。
先来看问界 M9。上次我在城郊的乡道上驾驶它,那里的道路没有明确的标线,周围还时不时有电动车穿行。本来我有些担心,但结果它表现得非常稳妥,遇到坑洼时还会提前减速。后来我了解到,这款车不依赖高精度地图,可以覆盖全国大部分道路,这一点确实令人放心。然而,它也有不尽如人意的时候,有一次测试中,它在 60 多公里的时速下发生了追尾事故,原因是跟车距离设置得太近,AEB 功能触发反而影响了绕行功能。这件事让我意识到,即便系统再先进,实际调校仍然至关重要。
岚图泰山上市时曾大肆宣传其 L3 级自动驾驶架构,提到双芯片算力和 700 线激光雷达,听起来十分高大上。实际驾驶中,尤其是在雨天逆光的情况下,它对前车的识别非常准确,据说在极端环境下识别率也能达到很高水平。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紧急制动功能,一次前方货车突然变道,它的反应甚至比我手动刹车更快。然而,在老小区中驾驶时,岚图泰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有一次在一个标线模糊的车位停车,倒了三次才成功。相比之下,问界 M9 的“一次倒车入位”显得更加利落。
在城市路况中,两车的差异更加明显。问界 M9 在通过环岛时表现得非常出色,提前几百米就开始规划路线,变道时机把握得恰到好处,而我自己驾驶时总是担心错过出口。岚图泰山在环岛中表现稳健,但遇到加塞时会显得有些犹豫,几次我都不得不手动接管。后来我了解到,问界的算法更新非常频繁,据说几天就会迭代一次模型,这或许解释了它在复杂路况下的灵活表现。

有人认为岚图泰山的安全冗余做得更好,多套传感器可以无缝衔接。这一点我认同,毕竟线控转向响应迅速,驾驶时确实有一种踏实感。然而,问界 M9 的“人机共驾”体验更加令人满意,它不会完全抢夺驾驶者的控制权,而是在需要时提供及时的提醒和帮助,驾驶时间长了,这种默契会让人感到依赖。
另外,岚图泰山搭载的华为乾昆 ADS 4 虽然标榜为顶配,但实际使用体验与问界的 ADS 3.3 仍有差距。问界 M9 能实现从车位到车位的自动泊车,甚至在停车场会车时也能自主让行;而岚图泰山在开阔路面上表现良好,但在复杂停车场则显得不够灵活。听说问界在第三季度将升级到 ADS 4.0,届时差距可能会更加明显。
总的来说,智能驾驶系统不仅仅是看雷达数量和算力高低。问界 M9 的优势在于算法成熟、场景覆盖全面,驾驶体验更加省心;岚图泰山则在硬件和安全冗余方面表现出色,但在调校上还有提升空间。如果经常需要在乡下或老小区驾驶,问界 M9 更为合适;若主要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岚图泰山的安全感也足以令人满意。
Copyright © 2025 真科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