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我陪同老周去看车。他手握四十万预算,在问界 M9、理想 L9 和另一款热门电动车型之间犹豫了两个月。销售人员信心满满地介绍自家车型的 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能够“化险为夷”,恰好当天有实测活动。原本以为只是走个过场,但测试结果却令人大汗淋漓。
测试场地位于城郊的智能网联基地,地上布满了各种标线。几位身穿反光背心的工作人员正在搬运假人和水马锥桶。主持测试的小伙子拿着话筒说道:“今天的测试模拟了日常驾驶中可能遇到的危险情况,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选择车型。”老周赶紧掏出手机录像,他女儿刚上小学,每次开车接送孩子时都担心遇到突发情况,这也是他坚持购买“高安全配置”车型的原因。

第一个测试项目是“地库下坡儿童嬉戏”,模拟的是小区地下车库中视线盲区的情况。三辆车依次以20公里的时速下坡,刚转过弯,两个儿童假人突然从柱子后“跑”出来。问界 M9 的刹车几乎瞬间生效,轮胎与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声音,停在假人面前不到半米的地方,仪表盘上弹出红色的“碰撞预警”提示。
轮到理想 L9 时,刹车稍有延迟,但最终稳稳停住。最令人担忧的是第三款车,接近假人时刹车才缓慢起效,最终轻轻碰到了假人的手臂,老周紧握手机的手不禁颤抖。“如果这是真的孩子,后果不堪设想。”旁边的大叔忍不住感叹,他刚在小区里见过孩子追皮球冲到车前,对这种场景特别敏感。
第二个测试项目是“假人组团鬼探头”,两个假人一高一矮错落着从护栏后冲出,模拟路口突然横穿的行人。理想 L9 本次表现出色,雷达似乎提前预判到情况,未等假人完全出现即开始减速,最终稳稳停下。问界 M9 也成功避险,但第三款车再次出现问题,直接撞飞了前面的小假人,现场一片唏嘘。
测试小哥解释道:“这种场景最能考验传感器融合技术。有些车型仅依赖摄像头,在遮挡情况下会失效,需要雷达和摄像头协同工作才能有效应对。”老周突然想起去年在菜市场门口的一次经历,当时一名老人突然横穿马路,幸亏他反应迅速踩下刹车,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如今回想,如果当时驾驶的是第三款车,可能就会发生事故。
下午的“暗夜逆光儿童鬼探头”项目进一步拉大了三款车型的差距。模拟的是夜晚会车时,对向车辆远光灯晃眼的场景,一个儿童假人突然横穿马路。问界 M9 和理想 L9 均成功识别并制动,虽然刹车力度不如白天,但确实避开了碰撞。而第三款车在远光灯照射下似乎完全未能识别假人,径直开了过去,测试小哥皱眉说道:“在这种光线条件下,很多车的 AEB 都会失灵,购车前必须进行实际测试。”
中场休息时,老周拉住销售人员不停地询问。销售人员介绍,这些测试场景均为易车 AEB 超级评测大会的经典项目,去年有25款车型参与测试,结果参差不齐。“并不是所有的 AEB 都一样,有些只能识别车辆而无法识别行人,有些在恶劣天气下会失效。”他指着问界 M9 的传感器说:“这款车型采用了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的融合方案,即使在隧道内的烟雾中也能识别故障车辆,比单靠摄像头的车型更为可靠。”
旁边一位出租车司机插话道:“我的车也有 AEB,上次在高速公路上,前方车辆急刹车,它自动减速,救了我一命。但有一次下雨天,前方有水马锥桶,它却未能反应,还是我自己踩了刹车。”这句话正好点中了问题的关键,测试中也有“水马锥桶大挑战”,第三款车未能识别,直接撞了上去。
老周越看越纠结。问界 M9 的 AEB 表现稳定,但价格超出他的预算;理想 L9 在行人识别上表现出色,空间也大;第三款车价格合适,但测试中的表现实在让人不放心。他给妻子打视频电话,将测试情况拍给她看,妻子在电话中大声说道:“安全第一,多花点钱买个放心!”
其实我也曾认为 AEB 是“噱头配置”,直到前年亲眼目睹朋友的车因 AEB 避免了一次追尾。那天在高速公路上,朋友低头调整导航,未注意到前方车辆减速,幸亏 AEB 自动制动,才避免了事故。但也有朋友反映,他的车 AEB 曾误触发,在空旷的道路上突然刹车,差点被后车追尾。
测试结束时,天色已黑。老周最终没有当场订车,表示要回去再仔细考虑。离开时,他特意向测试小哥索要了详细的测试报告,其中列出了各种场景下的制动距离和识别准确率。“原来选车不能只看宣传页,得看实际测试结果。”他感慨道,我深有同感。现在许多车企都声称自己的安全配置多么先进,但实际表现却大相径庭。
回家的路上,我开着自己那辆没有 AEB 的旧车,过路口时格外小心。想起测试中的惊险瞬间,突然觉得主动安全配置并不是“奢侈品”,尤其是对有孩子的家庭来说,关键时刻真能救命。但前提是你必须选对车,否则购买一个“摆设”般的 AEB,反而可能带来更多危险。
不过,无论 AEB 多么先进,都不是万能的。测试小哥最后强调:“这只是一个辅助系统,不能完全依赖。驾驶时仍需保持高度集中。”这一点老周也十分认同,他常说:“技术是最后一道防线,而不是替代人的。”但选择一个可靠的 AEB 车型,无疑是多了一层保障。
Copyright © 2025 真科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