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的上海进博会,特斯拉带来了一款颠覆性车型 ——Cybercab 无人驾驶出租车完成亚太首发。这款售价不足 21.8 万、2026 年初即将量产的车型,不仅带着创新设计而来,更要为无人驾驶出行赛道注入新活力。
它凭什么脱颖而出?

当前无人驾驶出租车赛道早已玩家云集,Waymo、百度 Apollo 等企业深耕多年,但要么车型定位高端、运营成本高,要么依赖固定路线试点。Cybercab 一出场就打破了行业僵局:21万级的定价,比同类竞品低 30% 以上,直接拉低了无人驾驶出行的商业化门槛。
设计上它更是另辟蹊径,收窄车尾 + 全封闭轮圈的低风阻设计、飞翼式车门、无方向盘的极简座舱,既区别于传统出租车的沉闷,又比其他无人驾驶车型更贴近日常使用 —— 紧凑车身能灵活穿梭城市街巷,两人座 + 双登机箱储物空间,刚好满足通勤、短途出行的核心需求。
特斯拉的 “野心” 藏不住
Cybercab 的底气,源于特斯拉的技术沉淀与战略布局。作为 “秘密宏图第四篇章” 的关键落子,它不是孤立的车型,而是 AI、能源与交通的融合产物。小于50kWh的电池组能跑出近500km续航,这种超高能效,离不开特斯拉在电池管理、轻量化车身等领域的技术积累。
无方向盘设计背后,是特斯拉FSD自动驾驶系统的成熟支撑,让 AI 真正接管驾驶;内饰的家庭式舒适座椅、大尺寸中控屏,则体现了 “出行即服务” 的理念 —— 它不再是单纯的交通工具,而是移动的舒适空间。量产计划的落地,更暴露了特斯拉打通 “自动驾驶技术 + 新能源车型 + 出行服务” 全链条的布局思路。
我们能迎来 “平价无人驾驶”?
对消费者来说,Cybercab 的到来意味着 “平价无人驾驶出行” 不再遥远。未来打一辆无人驾驶出租车,费用可能比网约车还低,还能体验到无方向盘的科技感、飞翼门的便捷性和家庭式座椅的舒适,日常通勤、短途出游都将更高效惬意。
对市场而言,Cybercab 的入场将激活行业竞争。它的低价量产模式,可能倒逼其他企业降低成本、加速技术落地;而特斯拉的品牌效应,也会让更多消费者接受无人驾驶出行,推动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2026 年或许会成为无人驾驶出行的 “普及元年”,而 Cybercab 正站在这场变革的风口。
随着进博会的亮相,Cybercab 已经拉开了特斯拉重构出行市场的序幕。这场技术与价格的双重革新,最终将让消费者受益,也让可持续出行的未来更近一步。
Copyright © 2025 真科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