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西方车企撤出俄罗斯市场,这留下了很大的空缺。中国汽车迅速地补上了这个位置,在两年内,卖出了一百多万辆,而新能源车的出口,更是达到了两百万辆。消费者积极地购买,厂家也欢快地赚钱。
但到2024年,情况发生了改变。俄罗斯拉马克汽车防腐中心对17个中国品牌进行了测试,发现其中有5个车型,在使用还不到两年时,就出现了锈蚀穿孔的情况,其底盘焊缝以及车门边缘都存在漏洞;不过德系车辆最多只是表面出现了氧化现象,并没有如此严重的问题。
这个事情发生后,俄罗斯媒体就直接批评中国车,说中国车的使用年限只有德国车的一半,发动机平均五到七年就需要大修,而德国车可以用到十到十五年,很多车主也反映问题,冬天启动车辆很困难,电子设备经常出故障,关于车身生锈的投诉占了平台总投诉量的将近三成,像哈弗、奇瑞这些卖得好的品牌,情况更明显,我看了几个拆解视频,生锈的地方都在车门密封条、轮拱和焊缝这些位置,都是容易积水的部位,设计上确实考虑得不够周到。
俄罗斯的冬天经常冷到零下四十度,路上撒盐化雪后,盐水会渗进车身空腔,导致电化学腐蚀开始发生,欧美汽车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使用双面镀锌钢板,锌层比较厚,涂装工艺也做得扎实,能够经受超过一千小时的盐雾测试,而早期中国汽车为了控制成本,采用普通钢板,锌层偏薄,涂装也不太讲究,放在俄罗斯这样的环境里,就像纸糊的一样,自然容易锈蚀损坏。

面对压力,车企开始行动。哈弗JOLION升级,采用了双面镀锌,并且加空腔注蜡工艺,顺利地通过了盐雾测试。奇瑞在鞑靼斯坦,建立了本地涂装生产线,完全依照德系的标准。比亚迪推出了八年二十万公里的质保政策,电动车的故障率下降了超过六成。吉利星越L的底盘涂层厚度达到2.2毫米相较于沃尔沃XC60更为厚实。一汽大众在俄罗斯生产的车型,改用了镀锌钢板,效果立刻便显现出来。新能源车成为了突破口,比亚迪ATTO3和小米SU7使用了压铸车身技术,其防腐性能几乎达到国际水平。电动车不存在发动机漏油的问题,锈蚀情况大幅减少。
2025年,数据表明,中国汽车在俄罗斯的销量增速,开始渐渐放缓。六成车主称,车辆的品质,并未跟售后服务水平同步提高。不过二手车的残值率,已从45%提升至58%。部分车型使用了十二年,依然未曾出现结构性锈蚀的情况。尽管中国品牌汽车在出租车队中占比达到七八成,但平均行驶里程,尚且不到十五万公里,这反映出早期产品的耐用性,依旧存有不足。这个时候,韩国汽车再度进入市场,拉达也推出了防腐性能升级后的车型,市场竞争,因而变得更为激烈。在中国车企实现镀锌板自主生产之后,成本降低了百分之三十;2024款哈弗价格下调3%,既具备价格优势又有出色的防护性能,对消费者展现出较大的吸引力。

说到底中国车以前啊,太过于重视性价比啦。出口到国外的车型呢,没有提前去考虑极寒以及盐雾这样的环境问题哟,这便导致了产品标准跟当地实际的需求无法相互匹配呢。

俄罗斯那边推行年检淘汰老旧车辆的政策,这使得各家厂商不得不在耐久性方面下功夫。如今在车主论坛里,有人提及:“之前一直担忧车子极易生锈,如今却反而开始担心难以抢到现车。
”从这句话能看出来,大家渐渐接受了中国车不只是“便宜货”而是“耐用可靠”的实用选择
技术升级这件事早就应该推进,现在做也不算晚,毕竟在俄罗斯这样的地方,车子如果扛不住恶劣条件,再便宜也没有人愿意买。
Copyright © 2025 真科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