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辆车不是随便送到日本的,2025年10月,比亚迪在日本推出一款小型电动车,名字叫“海獭”,是专门针对日本K-Car规格设计的,车身的长宽高都刚好符合当地规定,车主可以节省税费、停车费,还有年度检查的费用,有人看到车型小就认为它档次不高,其实这是利用制度优势的聪明做法。
日本流行的K-Car大多是铃木和本田的小型燃油车,配置简单得像是上个世纪的产品,海獭这款车标配L2+辅助驾驶系统,配备大屏幕和液晶仪表,还支持快充功能,30分钟就能充到80%电量,刀片电池也是全系标配,这些功能在日系车上要么根本没有,要么需要额外加钱选装,这体现的不是技术差距,而是中国供应链的强大实力,能在这么小的车身里集成这么多电子设备。
空间设计考虑得很周到,采用四轮四角布局,后门用侧滑方式打开,尾门可以完全掀起来,车身长三米四却能轻松坐下四个人,后备箱的使用方式也很灵活,这些设计不是为了追求外表好看,而是专门解决日本人日常遇到的难题,比如家里车库只有两米五宽,或者在小巷子里错车需要来回倒好几次,丰田那些把大车简单改小就推出的车型,根本比不上这个。

价格确实偏高,起步价十二万人民币,比日本本土的K-Car贵了一倍多,但把各类补贴和税费减免算进去之后,总支出也差不太多,续航里程一百八十公里,看起来不算长,但在日常使用中完全够用,日本人的通勤方式主要是从家到车站再到公司,活动半径在三十公里以内,一天往返两趟也足够应付,这并不是设计上的缺陷,而是有意控制的设定。
比亚迪明确表示,海獭这款车暂时不会在中国市场销售,这样既能避开国内激烈的价格竞争,也不会与自家的海鸥和五菱缤果争夺客户,比亚迪选择不在本土市场硬拼,而是转向海外开拓新路径,日本政府计划到2030年淘汰九成燃油K-Car,但日本车企转型偏慢,海獭正好抓住这个电动车更替前的空档期进入市场。
韩国现代也关注这个领域,只是还没有哪家公司能够同时做到遵守法规、保持智能功能并实现快速充电,海獭公司并不是来销售汽车,更像是在尝试一种新方法,按照当地规则制造汽车,再把中国的技术向外推广,这件事看似很小,实际上非常关键。
Copyright © 2025 真科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