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摩托车圈迎来一波政策“强震”——高速通行门槛明确、13年强制报废试点破冰,让无数摩友直呼“终于等到了”。但政策松绑的同时,各地细则差异、安全风险等问题也随之而来。这些变化到底怎么影响骑行?一文说清关键要点。
一、高速通行:全国有了“最低门槛”,12省市却“加码”

2025年《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修订后,全国层面首次明确:排量≥125cc的摩托车可合法上高速。但政策落地后,各地出现了明显分化,形成“三类格局”:

完全开放型:新疆、西藏等地不设额外限制,只要持D/E驾驶证、佩戴安全头盔,即可正常通行。

- 条件限制型:云南、贵州等省份将准入标准提至150cc以上,同时要求禁止载人、全程走最右侧车道,部分路段限速60km/h。
- 全面禁止型:福建、湖南因“桥梁隧道密集、横风风险高”,全省高速仍维持禁摩政策,违者将面临罚款扣分。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上海、广东等12个省市均将本地准入标准提高至150cc,引发部分125cc车主不满:“同样是合规车型,为啥到了大城市就不让上?”
而西安近期查获的“304km/h飙车案”更凸显监管难题:7名骑手在高速追逐竞驶,最高时速突破300km/h,远超80km/h的上限,最终6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交警部门明确提示,合法上高速必须满足三大硬性要求:双证齐全(驾驶证+行驶证)、佩戴安全头盔、时速保持60-80km/h,违规将面临200元罚款并记3分。
二、报废改革:湖北试点“车况说话”,全国新规2026年可期
摩友呼吁多年的“13年强制报废”政策,终于迎来实质性突破。湖北枝江成为全国首个试点城市,推出“车况优先”的管理模式:车龄满13年的摩托车,只要每年通过安全与排放检测,即可领取备案号牌继续使用。
商务部2025年7月的答复函进一步明确方向:将全面废除“年限唯一”的报废标准,转向“安全检测+排放达标”的动态评估体系。目前新规草案已进入最后审议阶段,预计2026年在全国落地。新旧政策对比差异显著:
核心标准 旧政策(现行) 新政策(试点/草案)
判定依据 13年使用年限 年检合格+排放达标
老车处理 强制报废 备案后可无限期使用
检测频率 常规年检 满13年后每年增加1次专项检测
此外,云南文山同步推出便民举措:车主通过“交管12123”APP即可完成摩托车线上注册,邮政人员上门核验上牌,办理时间从半天压缩至2小时,大幅降低了办事成本。
三、安全警示:高速摩祸增31%,这些行为堪比“自杀”
政策放开的同时,安全风险也在攀升。2025年全国高速摩托车事故数据显示,事故量同比增长31%,其中62%的事故源于两大致命行为:
- 排量不达标车辆违规上高速,因动力不足在车流中变道困难,易引发追尾;
- 未保持安全车距,福建福星隧道就曾发生悲剧——摩托车驾驶人未与前车保持距离,追尾货车后遭二次碾压身亡。
交警部门特别提醒,高速骑行必须避开这些“雷区”:
- 严禁超速或长时间占用超车道,大型车辆驶过产生的气流易导致摩托车失控;
- 隧道内须开启近光灯,时速不得超过60km/h,禁止变道;
- 雨天、横风天气能见度低、车身稳定性差,建议就近驶离高速。
四、实用工具:高速通行前,先做这4项自查
1. 排量核查:对照行驶证确认排量,125cc以下车辆全国禁入高速,125-150cc车型需提前查目的地省份细则;
2. 查地方规则:登录“国家政务服务平台”,输入目的地省份,即可获取当地高速通行限制、禁行路段等信息;
3. 备齐装备:全盔、防滑手套、反光背心为必备安全装备,部分省份要求配备护膝护肘;
4. 应急方案:遇收费站劝返,可出示《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78条作为法律依据,依法依规沟通。
从高速放行到报废改革,2025年的政策调整让摩托车出行迎来前所未有的红利期,央视专题报道更首次肯定了摩托车的“休闲社交属性”。但摩友们需牢记:政策给的自由,要靠合规和安全来守护。毕竟,能让骑行之路走得更远的,从来不是宽松的规则,而是敬畏之心。
Copyright © 2025 真科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