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 smart,不少人脑子里还是那个穿梭在胡同里的小方盒子 ——27 年前它刚诞生时,就是靠 “小巧 + 艺术感” 圈粉,名字里的 “art” 也藏着这层意思。可现在不一样了,smart 居然推出了中型 SUV,也就是刚上市的精灵 #5 EHD 超级电混,车长快 5 米,轴距 2 米 9,比奔驰 GLB 还大。从 “城市玩具” 变成 “家庭用车”,从只做纯电到加了混动,这个 “长大” 的 smart,到底能不能在扎堆的混动 SUV 里站住脚?
以前燃油版 smart 小归小,但市区好停车,很受年轻人喜欢。可到了新能源时代,电池占地方,小车身根本装不下大电池,续航和空间都不够用,慢慢就没人买了。后来和吉利合作,smart 才想明白:要活下去,就得往主流市场靠,而中型 SUV 是家庭用户最爱的品类,市场规模是微型车的四五倍,不抢这块蛋糕不行。
但 “长大” 也有风险。老车主会说 “这不是我认识的 smart 了”,新用户也会犯嘀咕:一个做微型车的品牌,能做好大 SUV 吗?精灵 #5 EHD 的办法是 “扬长避短”—— 把 smart 最拿得出手的设计感留住,再用吉利的技术补全空间、续航这些短板。比如车长加到 4 米 7,后排坐两个大人加一个孩子不挤,后备箱能放下婴儿车加行李箱,完全能满足家庭出行需求,同时又没丢了那份独特的精致感。

第一次见精灵 #5 EHD,不用看车标也能猜到是 smart—— 它把品牌标志性的 “时空胶囊” 设计留得很足。前脸是封闭式的,中间一条贯穿的 LED 大灯,灯组里的小圆圈像胶囊一样,晚上亮起来特别显眼;车尾也是贯穿尾灯,和车头呼应,远远看就知道 “这车不普通”。
细节上也有巧思。前包围用了哑光拉丝的饰板,摸起来有细腻的金属感,不像有些车的镀铬条那么晃眼;车门把手是隐藏式的,关上门后车身侧面很整齐,风阻也小;C 柱上嵌了个小小的 smart 标,不突兀,反而像个精致的小装饰。颜色选择也照顾了家庭用户,除了常见的白色、银色,还加了苍岩灰、星漩蓝,不浮夸,看着很大气。

坐进车里更明显,环抱式的座舱像把人裹在里面,很有安全感。中控台上的橡木饰板是亮点,据说要经过 20 多道工序,又是 “书切” 又是手工打磨,摸起来温润,不像塑料那么冷;座椅是浅蜜棕或者曜石黑,皮质软乎乎的,坐久了不硌腿。最有意思的是,smart 经典的 “胶囊” 元素没丢 —— 空调出风口是圆的,旋钮按键也带点弧度,不经意间就提醒你 “这还是那个懂设计的 smart”。

对家庭用户来说,车里好不好用,比好不好看更重要。精灵 #5 EHD 在这方面没让人失望。中控是三块屏幕:10.3 英寸的仪表盘,加上两块 13 英寸的联屏,显示很清楚,白天阳光下也不反光。还有个 25.6 英寸的抬头显示,导航路线直接投在风挡上,开车时不用低头看屏幕,安全多了。
车机系统也好用,它是首安装了豆包 AI 大模型的量产车。说句话就能控制,比如 “打开空调 24 度”“找附近的母婴室”,识别很快,带点方言也能听懂,不用手忙脚乱地按按键。最贴心的是主副驾能分开听声音 —— 副驾看动画片,声音只从副驾的喇叭出来,不会吵到开车的人,孩子在后排睡觉也不受影响。
舒适性配置更是戳中家庭痛点。冬天上车不用怕座椅凉,全车座椅都能加热;夏天也不担心后背出汗,前排座椅能通风,还能按摩,跑长途时腰不酸了。副驾的零重力座椅是 “神器”,打开后能躺下,还能调出腿托,老人或者孩子累了,在上面躺一会儿特别舒服。全景天幕很大,孩子坐在后排能看天上的云,不会觉得闷;无框车门没丢,保留了 smart 的时尚感,上下车也方便。
小细节也考虑到了:副仪表台有无线充电,手机放上去就能充,不用插线;360 度全景影像很清楚,新手停车时能看清周围有没有障碍物;音响是森海塞尔的,给孩子放儿歌,音质很饱满,比普通车的音响好听多了。这些配置没堆得花里胡哨,却都是日常能用得上的。
作为 smart 第一款插混车,精灵 #5 EHD 的动力系统是核心。它用的 “EHD 超级电混”,其实就是吉利的雷神电混 2.0,由 1.5T 发动机加电机组成。日常开的时候,主要是电机在工作,起步轻快,跟纯电车一样顺,不会有燃油车的顿挫感;要加速超车时,发动机就会跟上,动力很足,零百加速 6.9 秒,高速上超个货车很轻松。
最让家庭用户在意的是油耗和续航。这款 1.5T 发动机很省油,热效率达到 47.26%,而且能加 92 号油,不用花高价钱加 95 号。CLTC 工况下,亏电油耗才 4.4L/100km,就算忘了充电,加满一箱油也能跑很远,比很多燃油 SUV 都省。
续航更是解决了 “里程焦虑”。它有两个电池版本:小电池 20 千瓦时,纯电续航 120 公里,平时上下班代步够了;大电池 41.46 千瓦时,纯电续航 252 公里,一周充一次电就行。综合续航能到 1615 公里,从老家开回城里,中途不用频繁加油充电。充电也快,支持 3C 快充,10% 到 80% 不到 20 分钟,节假日在高速服务区,喝杯咖啡的功夫就能补够续航。
开起来也舒服,发动机启动时几乎没噪音,车内很安静,孩子在后排睡觉不会被吵醒;底盘调校得也软乎,过减速带或者坑洼路时,颠簸感不强,老人坐着不难受。
精灵 #5 EHD 所处的 15-25 万插混中型 SUV 市场,早就挤满了车。比如领克 08 EM-P,起售价 17.58 万,阿维塔 07 增程版,起售价 21.99 万,精灵 #5 EHD 的限时到手价是 16.99-21.99 万,刚好夹在中间。
但它也有自己的优势 ——“奔驰设计 + 吉利技术” 的组合,瞄准的是那些 “不想买烂大街的 SUV,又想要实用” 的用户。比如有些家庭,不喜欢传统 SUV 的平庸设计,又觉得新势力品牌太激进,smart 的设计感和稳重感刚好契合他们的需求。
四款配置也分得很明白,不会让人挑花眼。16.99 万的 120Pro 版是入门款,芯片、座椅加热这些基础配置都有,预算有限可以选;加 1 万到 17.99 万的 120Max 版,多了高速领航、座椅通风按摩、森海塞尔音响,性价比更高;19.29 万的 252Max 版,纯电续航涨到 252 公里,适合家里能充电的用户;21.99 万的 252Ultra 版,有激光雷达,能实现更全面的辅助功能,适合喜欢科技配置的用户。
实际用下来,它的辅助功能也靠谱。之前有次 30 多公里的路测,不管是无保护左转、窄路会车,还是遇到突然窜出来的小动物,车辆都能处理好;碰到救护车,也能及时让行,不用频繁手动干预。对平时带娃出门的家长来说,这能省不少心。
从微型车到中型 SUV,从纯电到混动,smart 的这次转型,其实是 “放下了身段”—— 不再只做小众的 “精致玩具”,而是变成了能满足家庭需求的实用车。但它没丢根本,还是保留了核心的设计感,没有变成 “千篇一律的家用 SUV”。
精灵 #5 EHD 就像一个 “成熟了的年轻人”:以前只追求个性,现在懂得平衡理想和现实。1615 公里的续航解决了 “不敢跑长途” 的焦虑,舒适的配置满足了家庭出行的需求,而独特的设计又让它在车流中不不起眼。它可能不是所有人的第一选择,但对那些 “不想在实用和审美之间妥协” 的家庭来说,确实是个不错的选项。
smart 的 “破局”,说到底就是读懂了用户 —— 不是所有人都只看性价比,也不是所有人都只追求个性,更多人想要的是 “两者都有”。这个 “长大” 的 smart,能不能在混动市场站稳脚跟,还要看市场的反馈,但至少现在,它给出了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答案。
Copyright © 2025 真科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