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秒造一辆车!京东的第一辆车在长沙正式下线了!”11 月 5 号上午,广汽埃安长沙工厂里,随着一辆银灰色新车缓缓驶下生产线,现场的欢呼声直接拉满。这款被称作 “国民好车” 的埃安 UT Super,是京东联合广汽、宁德时代搞出来的 “跨界大作”,不仅喊出 8.98 万起的低价,还带着 99 秒换电的黑科技,刚亮相就把网友的好奇心吊到了顶点。
先说说下线现场的震撼场面,工作人员介绍 “最快 53 秒就能造出一辆车”。这个速度有多夸张?相当于喝一口水的功夫,一辆完整的新能源汽车就成型了。

而这座工厂也不简单,是由原广汽三菱厂区升级而来,专门适配这款车的柔性产线,能轻松应对多车型混线生产,为 “双 11” 开售备货做足了准备。
最让人好奇的是,京东一个做电商的,咋突然造起车了?答案其实是 “强强联手”。这次的合作堪称 “神仙组合”:广汽负责整车制造和平台技术,毕竟是老牌车企,工艺和品控有保障;宁德时代提供电池和换电技术,作为行业龙头,电池续航和安全不用多说;而京东则扛起了销售和服务的大旗,负责线上独家售卖,还在全国招募 “交付中心”,想打通 “线上下单、就近提车” 的链路。

再看这车的硬实力,确实戳中了不少普通人的需求。官方说它是 “10 万元级换电小车”,实测续航能到 500 公里,日常通勤或者周末近郊出游完全够用。

最亮眼的是换电功能,99 秒就能完成电池更换,比加油还快,彻底解决了新能源车主的补能焦虑。而且它还采用 “车电分离” 模式,买车时可以不买电池,通过订阅方式使用,一下子把购车门槛拉低了不少,对预算有限的年轻人特别友好。
安全性上,厂家也下了功夫。车身高强度钢占比超过 70%,侧面还有一体化热成型双门环,就像给车内人员套了个 “安全金钟罩”。就连门把手都设计成 “机械式半隐藏”,就算遇到碰撞断电的极端情况,也能手动打开车门逃生,这些细节确实让人觉得贴心。
另外,这车的麋鹿测试成绩超过 75km/h,比同级车型表现更优,开起来也更稳当。
不过这车的 “黑历史” 也挺有争议。早在 10 月 22 号,它的 “001 号特别版” 就在京东平台拍卖,经过 23000 多次竞价,最终被拍到 7819 万元的天价。
这个价格一出来,网友直接炸了:“一辆 10 万级的车,拍出上千万,这不是炒作吗?” 虽然之后有消息说因为溢价太高,成交与否还不确定,但这场拍卖确实让这车赚足了热度,也有人质疑 “京东是在靠炒作博眼球”。
面对质疑,三方都没正面回应,反而把精力放在了产品和服务上。京东已经开始在全国布局换电站和交付中心,计划联合 4S 店和综合服务门店,让用户 “线上下单后,能在就近的门店提车、换电、做保养”。
这种模式对消费者来说确实方便,不用跑远路,也不用操心售后问题;对门店来说,也能从 “只卖车” 变成 “多品牌服务”,盘活存量资源,算是双赢。
从行业角度看,京东这波操作算是开辟了新赛道。以前我们买车,要么去 4S 店,要么找经销商,而京东把电商平台的优势融入造车产业链,从车型定义到销售服务全程参与,让买车像在网上买家电一样方便。
而且把换电功能下放到 10 万元级市场,也可能改变大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 —— 原来换电不用等,低价车也能有好体验。
不过这车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还有几个关键问题要解决。首先是交付速度,工厂说 “双 11” 开售,能不能按时交付、交付质量怎么样,直接影响口碑;其次是换电网络,现在换电站数量还不够多,如果用户买了车却找不到地方换电,体验会大打折扣;最后是电池订阅价格,要是订阅费太高,反而不如直接买车带电池划算,这也是大家最关心的点。
截至 11 月 5 号下午,埃安 UT Super 已经在京东平台开启预售,不少网友已经预约了试驾。评论区里,有人期待 “双 11 能有优惠活动”,有人盼着 “赶紧在自己城市建换电站”,还有人调侃 “希望别再搞天价拍卖了,实在点卖车就好”。
说到底,京东跨界造车,既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也是对汽车行业的一次革新。
对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多一个选择总是好的,尤其是这种价格亲民、功能实用的车型,能真正解决日常出行需求。至于它最终能不能成为 “国民好车”,还得看市场的检验。希望京东能拿出做电商的诚意,把产品和服务做好,别让大家失望。
#京东“第一辆车”在长沙下线#
Copyright © 2025 真科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