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5年的下半年,已然成为大六座SUV车型迈入新能源时代后,真正意义上的“井喷”节点。大六座SUV也成为了众车企心目中一个必争的战略高地,甚者已将其视为了一条新的“黄金赛道”。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从今年7月底算起截止目前,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已有近10款大六座SUV新车加入了车市战局。有媒体同行戏称:如果说车企们上半年卷的是价格配置,那么下半年它们似乎集体卷起了大六座车型。

的确,从理想i8和乐道L90的隔空打擂,到26款腾势N9和银河M9的同日发布,再到全新蔚来ES8(图片|配置|询价)、全新问界M7和极氪9X,加之上周接踵而至的腾势N8L和风云T11.......是的,你没看错,全部都是大六座。
同时,从这些大六座新车之于各自品牌的战略意义来看,可谓是款款皆重磅,均承载了品牌上下无限的期许。那么为何大六座SUV车型突然集体“爆发”,在2025年特别是下半年,突然“大火”了起来?
所谓的“黄金赛道”
究竟是“需求”使然,还是人为“打造”?
有没有成为“黄金赛道”的潜质,咱们先看体量和发展趋势。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大型SUV的整体销量同比去年大增了28%,而其中贡献最大的,就是大六座车型,占比超过了七成。有机构预测,今年全年大六座SUV的整体销量,将首次突破百万辆大关。
而如果把时间线往回拉几年,你会发现大六座SUV车型这几年可以说是一年一个台阶,实现了稳步的递增。2021年,国内的大六座SUV车型整体市场规模大概在20万辆;此后的2022-2023年里,其销量来到了年均30万台的规模;而在去年,则急速扩张到了60万辆的级别。
姑且不论其在整体汽车市场中5%不到的份额占比,单就这个增长的趋势变化来看,也不难解释为何如此多的车企,会开始密集投放大六座新车型。
然车企看好和争相布局是一方面,可咱们的市场接受度到底如何?是不是真有那么大的大六座车型需求量?其主打的家庭用车定位,又是否与目前的用户需求匹配?
笔者查询了几款大六座SUV新车的车主论坛,发现大部分这些购买大六座的用户与之前购买SUV车型的用户相比,有一个十分显著的改变。他们当中,绝大多数是因为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从而把大六座放进了自己的购车选车清单里。
其实从很多年前开始,但凡你只要看到SUV或者MPV的车型推荐,你都会看到类似这样的一句开场白一一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放开......似乎多孩政策直接改变了人们的用车需求,选择也发生了切实的改变。
可事实上,直到近年来这类需求才最终反映在了终端市场里。其本质的原因在于,不少的“二胎”、“多孩”们长大了,此时多于五座的座位需求、空间需求等才真正意义上得以落地。
那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他们不去选7座SUV,或者直接上MPV车型呢?在亲身试驾了无数款的车型之后,笔者认为部分大六座车型才能称得上是这些多孩家庭的刚需。
相较于大部分传统七座SUV的第三排空间狭小、舒适性差,MPV车型则普遍受限于“商务化”标签和驾驶体验感不足,采用2+2+2布局的大六座SUV则很好地弥补了前两类车型的不足。同时,大六座相较而言,更能适配更多的全家出行场景。
从人口结构变化到家庭出行需求的升维,客观上造成了大六座SUV车型近年来的井喷,当然这并非全部的原因。还有一条重要的原因,来自车企方面。
其实从各车企所推大六座SUV在其品牌里的定位,你也不难发现车企们基本都将大六座推成了各自的“旗舰”。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有效地提升品牌溢价(各车企大六座车型基本都瞄准的是本品牌较高价位区间的车型定位),有利于车企讲出那个“品牌向上”的故事。以大多大六座车型定价在30万元及以上的情况来看,或将借此带动整个产品的溢价能力,实现品牌影响力的正向提升。
同时,这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品牌内耗,不会和本品牌其他车型同室操戈。如果产品力和产品价值出圈,更易成为自己的一大差异化竞争优势。
可见,大六座SUV的这条“黄金赛道”,既是因为家庭结构和出行场景的变化而产生的需求,同样也是车企基于开辟新市场,覆盖更多用户群体而倾力打造的一次战略布局。
技术迭代降低了“门槛”
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事实上,之所以越来越多的车企加快了在大六座SUV细分市场上的布局进程,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技术的快速迭代所导致。随着大六座SUV同步迈入新能源时代,无形中也降低了市场的门槛。
因为新能源技术在不断发展、成熟,特别是增程/插混路线的普及,解决了传统燃油车体积大油耗高的痛点,也使得大六座SUV的使用成本大幅下降。
同时得益于新入局车企在智能化领域的技术优势沉淀,使得目前的大六座SUV车型进一步提升了产品吸引力。人们在这些大六座SUV车型上,不会再有里程焦虑,还得获得远超以往的驾车用车体验。可以说正是因为技术的迭代,也让大六座SUV实现了“焕然新生”。
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降低市场门槛既可以是车企喜闻乐见的好事,同时也可能对其未来产生不小的挑战。
首先,随着更多的车企入局,市场势必会出现进一步的分化。目前来看,20万元及以下的大六座SUV市场尚处于蓝海阶段,可30万元以上的高端市场则已然陷入了红海竞争。
为此,我们几乎可以预见未来的大六座SUV市场或许会比其他市场更“卷”,包括但不限于更卷的产品投放、更卷的技术迭代、更卷的价格拼杀等等。上周上新的腾势N8L和风云T11不都已经杀到了20万元以内了嘛。
其次,随着大六座SUV市场不断增长,包括大车带来的行车、停车的不便利和成本因素等矛盾,也会更多的暴露出来。届时,又将成为消费者在做购车决定前,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进而成为大六座们的新挑战和新难题。
可见,技术迭代带来的低门槛,既可能是一件人人都喜闻乐见的好事,同时也可能成为未来发生变革和格局剧变的一个变量。
大六座,究竟是真需求还是伪风口,或许答案已经很明了。在其尚有五倍有余的市场上升空间里,它确实是一个能够带给更多有着家庭用车需求用户的相对最优解。然而,在潜力和前景的背后,它同样也有着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毕竟此类车型的本质,依然还是家庭出行的工具而已。
Copyright © 2025 真科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