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9万元即可购买中大型豪华增程轿车,至境L7的上市进一步降低了“532”车型的门槛。
9月28日,别克旗下豪华品牌至境的首款车型至境L7正式上市,售价区间为16.99万元至21.59万元。作为中大型豪华轿车,至境L7符合“532”车型的标准,即车长5米,轴距3米,售价在20万元级别。
然而,从其最低配车型的定价来看,至境L7重新定义了“532”车型。原因在于,此前“532”车型的20万元级别更多是指低配车型的售价,而至境L7则是指高配车型。
对于别克而言,至境L7的上市具有特殊意义,标志着增程式车型“鼻祖”重新回归中国市场。2007年,通用汽车研发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代增程式汽车——雪佛兰Volt。虽然费迪南德·保时捷于1900年便研发出世界上第一款增程式汽车,但将增程式汽车量产并投入市场的,通用汽车是首家。

至境L7,如何搅动市场?
在20万元级别的豪华增程轿车市场中,目前具有代表性的车型仅有阿维塔07和星纪元ES两款,这意味着同级市场的竞品数量相对较少。
在低一级别的市场中,虽然还有深蓝SL03和零跑C01等车型,但与至境L7的定位和产品属性并不相同。
具体而言,同级别的增程式轿车相比至境L7价格更高,而低级别车型虽然价格较低,但产品力差距较大。可以说,至境L7所处的细分市场目前属于“真空地带”。在竞品较少的情况下,从售价、产品功能以及实用性方面,它能满足大部分用户的需求。
分析至境L7的产品力,不难发现其具备搅动市场的潜力。别克在至境品牌上的最大改变是将产品定义与研发交给了了解中国市场的本土研发人员,这解决了别克近年来在中国市场产品受好评但销量不佳的问题。尤其是在新能源市场中,中国市场展现的竞争环境与其他市场不同。因此,如果别克仍沿用之前的策略运营至境品牌,大概率会延续其在中国市场的低迷态势。
这一改变在至境L7这款产品中得到了具体体现。作为增程车的“鼻祖”,至境L7针对中国市场增程车型的技术发展,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前提,对产品进行了优化,旨在解决当前增程式车型的两大痛点,即馈电油耗和增程器噪声问题。
至境L7搭载的“真龙”增程系统,纯电续航可达302公里,综合续航1420公里,百公里综合油耗仅为0.5升。在整车静谧性方面,至境L7采用6毫米前排双层玻璃及车门定制超静音密封条,整车能够达到22分贝的图书馆级静音效果。
另一方面,国内业界常指出合资车型在智能化方面有所欠缺,但至境L7搭载了momenta智驾系统,可实现城市NOA和离车泊入等先进辅助驾驶功能。
此外,为了彰显豪华车属性,至境L7搭载了比主流豪华车所采用的骁龙8295P性能更强的骁龙8775芯片,并配备了50英寸AR-HUD、27扬声器及Nappa真皮座椅等高端配置。综上所述,超过5米长的车,配置与至境L7相仿的车型价格更贵;而价格相近的车型,整车尺寸或配置均不及至境L7。这就是至境L7打出的市场差异化,别克具备打造低价高配豪华增程产品的技术能力和底蕴。
至境L7,助力别克更进一步?
2024年,别克在中国地区的销量达到67.3万辆,同比增长。而在2024年上半年,别克销量持续低迷。随着GL8 PHEV和昂科威家族采用一口价模式,别克后程发力,实现了销量增长。其中,别克新能源车型全年销量达10.49万辆,同比增长56%,这一成绩令人振奋。
至境L7的推出能为别克带来多少流量,或许可以从别克GL8身上找到答案。在别克GL8 PHEV上市前,其长期统治的MPV市场被腾势D9超越。推出插混版本后,2024年别克GL8 PHEV的销量占比达到了GL8家族总销量的24%。
进入2025年,别克GL8 PHEV销量反超燃油版GL8。以最近的8月份销量为例,别克GL8 PHEV与燃油版车型的销售比例约为6:4,且这一销售比例已持续4个月。
由此不难看出,别克新能源车型具有一定的市场需求。至境虽然是别克旗下的全新品牌,但从售价来看,至境L7以君越为对标车型。君越近半年来销量稳定在月销5000辆左右,而比君越大且产品力更强的至境L7想要达到君越的销量或不成问题,这意味着新车至少能为别克品牌带来月销5000辆的增量。
另一方面,从营收角度来看,别克实行一口价策略后,无论是昂科威、君威还是君越,虽然销量有所提升,但对利润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至境L7作为增程车型,其较高的售价且不受一口价限制,能够更好地实现利润增长。参考理想、零跑和问界这三家以增程式车型销售为主的品牌,它们是中国新势力中最早实现盈利的车企。由此看来,增程式车型相比纯电和插混车型,能够带来更高的利润。
相较于别克其他车型,至境L7不仅能够提升品牌销量,还能带来更可观的利润,同时也是证明别克增程式技术领先的最佳例证。近年来,丰田BZ系列、日产N7以及大众ID.系列车型表明,合资品牌新能源也有精品。从目前用户的反馈来看,合资品牌不再是用户眼中的“杂牌”。至境在此时推出新车,正好赶上了合资新能源产品口碑扭转的最佳时机。至境L7能否像其他合资品牌一样开拓出自己的市场空间,需要市场的双重考验。
Copyright © 2025 真科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