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降低了,续航提升了,但曾经标配的智能驾驶功能却悄然“消失”了。比亚迪在2026款秦L DM-i上进行了一次精准的“断舍离”。
10月23日,2026款比亚迪秦L DM-i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为9.68-10.68万元。限时补贴后,售价进一步降至9.28-10.28万元。
从表面上看,这是比亚迪再次向10万元级插电混动市场挥出的一记重拳。然而,与2025款提供6款车型的丰富选择相比,2026款仅推出两款配置,上演了一场“精简版”大戏。

从数字上看,2026款起售价为9.68万元,较2025款的9.98万元直降3000元。加上限时补贴,入门价降至9.28万元,触及8万元级市场。
深入对比后会发现一个关键变化:2025款的9.98万元对应的是80公里续航版本,而2026款的9.68万元直接提供128公里续航。
与2025款同级别的120公里续航版本相比,后者的起售价高达11.98万元。2026款以9.68万元提供相近的续航能力,相当于降价2.3万元,这无疑是对市场的有力打击。
比亚迪通过“精简车型,降低长续航门槛”的方式,实现了精准的价格定位。不过,这种降价并非没有条件,限时补贴在11月30日结束后,价格将回调至9.68万元起。
2026款秦L DM-i最直观的升级在于续航表现。纯电续航从老款的80公里全面提升至128公里,增幅达60%。
这一变化绝非随意而为。从2026年1月1日起,国家规定插电混动车型纯电续航需超过100公里才能享受购置税减免政策。2026款秦L DM-i的WLTC工况续航刚好达到100公里,精准满足政策要求。
续航提升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每周一充即可满足大部分城市通勤需求。满油满电状态下,综合续航达2148公里,相当于从北京到广州的距离。
在能耗方面同样有所提升,NEDC百公里亏电油耗从2.9L降至2.79L。值得一提的是,老款80公里续航车型通过OTA升级,油耗可进一步优化至2.6L,创下全球新低。
2026款秦L DM-i最具争议的变化在于智能驾驶配置的调整。2025款秦L DM-i全系标配“天神之眼C”辅助驾驶系统,而2026款则仅在高配领先型上提供此功能。
这一变化意味着选择9.68万元入门版的车主将无法享受高快领航辅助、拨杆变道等高级智驾功能。对于在今年2月才将辅助驾驶引入10万元级中级轿车的比亚迪来说,这一调整引发了不少争议。
除了核心的动力系统升级,2026款秦L DM-i在细节上也有不少实用主义改进。全系换装电子怀挡设计,不仅操作更便捷,也释放了中控区域的空间。
新增的“未央灰”车色,灰色基底上透着一抹天青釉,随光而变,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智能座舱方面,高配车型搭载DiLink 100系统,支持智能手表NFC车钥匙、无麦K歌等功能,导航流转和音乐接续让车机与手机无缝对接。
2026款秦L DM-i的调整,很大程度上是针对市场竞争的应对之举。特别是吉利银河A7的上市,给比亚迪带来了直接压力。
对比来看,银河A7限时售价8.18-11.78万元,比秦L DM-i低1.1万元;纯电续航达150公里,优于秦L的128公里;轴距也长出55mm,后排空间更具优势。
面对这一强劲对手,比亚迪选择聚焦核心优势:经过市场验证的DM-i技术、出色的燃油经济性以及强大的品牌认知度。
同时,通过精简车型、降低长续航版本门槛,比亚迪在性价比方面与对手展开正面竞争。
此外,通过“两款车型打天下”的精简策略,比亚迪可以优化生产成本和库存管理,提升运营效率。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这一策略有助于保持盈利能力。
比亚迪可能还在为后续产品布局留有余地。有消息称,秦L DM-i还有一款电池容量为20.79kWh的车型已申报,可能作为后续更高续航版本推出。这意味着,比亚迪手中仍有牌可打,可根据市场竞争情况随时出牌。
比亚迪这波“加减法”,像极了学霸考试:先精准押题(政策门槛),再放弃超纲题(非核心配置),最后用基础题拿高分(续航油耗)。表面是“减配”,实则是把长板做得更长——“2.79L油耗+2148km续航”。
Copyright © 2025 真科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