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十一双节”期间,上汽通用旗下的各大经销店迎来了大量看车的顾客。有经销商表示,这样的热闹场面已经很久未见。前来参观的顾客中,大多数是为了刚刚上市的别克至境L7。根据上汽通用方面的数据,至境L7上市十天内,大定订单已突破1.2万辆。可以说,至境L7引发的“蝴蝶效应”是上汽通用各地展厅人气回升的直接原因。外界普遍认为,至境L7是上汽通用真正意义上的“新汽车”。许多消费者被这份“新意”所吸引——目前约1.2万个订单中,高阶智驾版本“逍遥智行版”占比高达73%,其余非智行版占27%。
过去一段时间,合资车企普遍面临销量下滑的局面,主要原因在于它们过于“传统”——既缺乏有竞争力的新能源产品,也未能在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等新技术方面取得突破。至境L7的推出,让外界重新关注上汽通用。继一汽丰田bZ5、广汽丰田铂智3X、东风日产N7之后,至境L7再次证明了一个事实:只要合资车企在产品科技方面进行改进,仍然能在中国“新汽车”浪潮中找到自己的竞争力。

9月28日,被上汽通用称为“新时代B级车开创者”的别克至境L7正式上市,共推出5款车型,限时权益价为16.99万至21.59万元。这款车型基于百万级别的“逍遥”超级融合架构打造,搭载了能够破解行业痛点的“真龙”增程系统和处于行业第一梯队的“逍遥智行”辅助驾驶系统。新车全球首发了基于强化学习的Momenta R6飞轮大模型,并采用了高通最新一代SA8775P芯片,为其“豪华智能座舱”提供支持。许多媒体在发布会现场对这款车的评价不低,许多人认为,至境L7让人清晰地看到,上汽通用已经与过去的“传统车”有了显著不同。
上汽通用显然也深知这一点。一方面,在28日上市之前,他们进行了大量的预热活动——让人们记住了“真龙”增程满电亏电一条龙,也展示了全车位泊车辅助的领先技术。另一方面,上市发布会现场还请来了人气明星朱一龙助阵。与一些品牌容易引发“明星是否契合品牌个性”的争议不同,对于这几年逐渐被市场边缘化的别克品牌,甚至整个上汽通用来说,这个阶段确实需要一位有人气、有话题度的一线明星来提振声势。更何况,这一次他们终于有了一款能够拿得出手、也亟需让更多人看到的产品。从现场效果来看,选择朱一龙显然起到了吸引眼球的作用。
至境L7能否持续热销,仍需时间观察。但有三点值得关注。
首先,至境L7的推出为一段时间来被冷落的上汽通用带来了新的热度,这对企业而言是积极的。记得一年前,与企业内部不少人交流时,大家对未来和前景都有不小的担忧。这一年,企业内部上下齐心,多方面发力扭转被动局面,抓住一切机会频频发声露面。市场销量下滑的态势逐步缓解。9月,上汽通用别克新能源车终端销量达9520辆,环比增长31%;GL8家族销售11775辆,蝉联MPV月销冠军,新能源车型占比超过60%。然而,面对“新汽车”这张答卷,上汽通用会交出怎样的成绩?大家心里仍没有完全的把握。至境L7上市后的反响,至少证明了企业的追赶能力是强大的。
其次,合资车企在面对“新汽车”时应如何应对?上汽通用提供了一份相对独特的答案。实事求是地说,上汽通用今天的被动局面,更多的是由于合资外方的原因。当前合资车企面临的挑战在于中国“新汽车”的崛起,解决之道必须从中国寻找——新技术、新供应链、新概念、新方法。这也是不少合资外方从“在中国,为中国”“在中国,为世界”转向“用中国,为世界”的原因。通用汽车初入中国时提出“帮助中国建立面向世界的汽车产业体系”。今天再看,通用需要认识到角色变化的重要性,需要认识到新汽车正在重塑世界汽车格局;至境L7能以一张被广泛认可的答卷出现,中国的因素是主要的。
最后,“新汽车”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这张试卷的考题每年都在变化。上汽通用至境L7今天这份答卷及格了,但下一次不仅需要及格,还要拿高分。这需要更全面地看待“新汽车”的变化,更快地系统性地找到解题方案。对上汽通用而言,不仅需要“日子有缓”的结果,还需要更长远的规划。
Copyright © 2025 真科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