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奔驰,“连滚带爬” 电动势深度
作者:真科汽车网 发布时间:2025-11-19 00:11:02 阅读量:4878

当一位在奔驰干了20多年的老高管,揣着50万欧元(约413万人民币)分手费潇洒离场时,这家百年豪车巨头的史上最狠裁员,直接把残酷和体面拧成了麻花。

说残酷,是真下得去手。这场从2025年4月就开打的瘦身战,才半年工夫,就有4000人签了离职协议;CEO康林松更是放了狠话,最终要让3万人自愿走,这可是全球总员工的近10%,相当于把一个中型车企的人全清空了。

百年奔驰,“连滚带爬”  电动势深度-1

说体面,补偿给得是真大方。别家裁员最多N+6,奔驰直接搞了套梯度红包,职级越高、干得越久拿得越多,前面那位高管的千万补偿,就是顶配版福利的缩影,连普通中年员工都能揣走10万欧元以上,比不少人几年工资还多。

一边是裁员的冷刀子,一边是补偿的热红包,这场人事大地震哪儿是简单减人?分明是奔驰在电动化浪潮里换血的疼,也是这家百年老店转型路上最真实的模样。

天价补偿背后的苦衷

别家裁员闹得鸡飞狗跳,奔驰却使出用钱砸服人的招,实现了体面瘦身。它的补偿方案像阶梯奶茶,料给得超足,不仅设了早走奖,催着员工快点做决定,中国区更是放出N+11的王炸,把特斯拉N+3、大众N+6远远甩在身后。

就拿一位55岁的团队主管来说,在奔驰干了30年,月薪9000欧元,最后拿了50万欧元补偿,相当于躺着领5年工资;就算是普通员工,只要干满10年,补偿也能轻松超过10万欧元,比在小公司干一辈子的年终奖还多。

但别以为奔驰是冤大头,这招温柔刀也是被逼的。之前它和工会签了协议,要保障员工饭碗到2034年底,不能硬裁员,只能靠花钱买自愿。结果也挺划算,4000人走了没闹事,裁员成本早算进2024年财报里,连92亿欧元的现金流都没动着,既省了麻烦,又没伤元气。

奔驰为啥急着裁人?还不是日子过不下去了!2024年直接撞上量利双杀的墙,全球卖了198.34万辆,少了3%;中国市场更惨,只卖了68.36万辆,跌了7%。赚钱能力也垮了,乘用车利润从143亿欧元缩水到87亿欧元,利润率从12.6%掉到8.1%,相当于每卖一辆车少赚好几万。

2025年更离谱,第三季度全球只卖了52.53万辆,同比跌12%;前三季度累计160.16万辆,少了9%。中国市场直接成了拖油瓶,第三季度销量暴跌27%,只剩12.51万辆,前三季度累计41.83万辆,跌了18%,是全球唯一销量下滑的主要市场,说白了,连中国土豪都不买账了。

为了抢市场,奔驰把车价压到32.1万元,几乎是打五折甩卖,结果陷进越降价越没人买的怪圈,以前开奔驰有面子的光环碎了一地。销量垮了,利润自然跟着崩,2024年卖车收了1.11万亿,只跌4.5%,净利润却暴跌28.4%,只剩792亿;2025年上半年更惨,收入跌8.6%,净利润直接腰斩再腰斩,只剩222亿,相当于每天亏1个多亿。

比亏钱更致命的是,电动化转型越投越亏。2024年砸了87亿欧元搞研发,又是弄系统,又是建纯电平台,结果纯电车型销量暴跌23%,连宝马13.5%的增幅都比不上,而且电池全靠买,成本占了整车的40%-60%,电动车卖一辆亏一辆,反观燃油车还能赚18%的利润,简直是冰火两重天。

如今,连BBA兄弟都开始收缩战略,奥迪取消2033年禁燃目标,宝马说全面电动化是做梦,奔驰也赶紧把2030年纯电目标从100%砍到50%。由此可见,如果奔驰不裁员省钱,未来的损失还会进一步扩大。

砍出来的钱能救电动化?

奔驰直接甩出节流计划表,到2027年,要靠裁员+外包+空岗不招人的组合拳,每年省出50亿欧元!这可不是小数目,2024年它的工业业务现金流才92亿,省下来的钱相当于半年现金流。

这场砍人不是乱砍,而是精准开刀。全球离职的人里,80%是工程师、IT、行政和中层管理者,这些人大多围着燃油车转,中国区更狠,15%的裁员比例里,燃油车研发、传统供应链部门直接团灭,有的团队工位都提前清空了,连电脑都被收走了。

奔驰省下来的钱,全砸进了电动化救命池,一方面猛推纯电商用车平台,想在商用车领域复制豪车的威风;另一方面死磕电池自研,现在买电池要花整车40%-60%的钱,它想把成本压到30%以下,不然电动车永远是赔钱货。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首先是智能系统被吊打,奔驰的系统号称全栈自研,结果遇上华为鸿蒙OS直接被秒杀,人家迭代速度是它3倍,成本才1/5,导致奔驰车机语音识别慢半拍,自动驾驶功能不如中国新势力。

产品策略也踩错点,欧美充电设施少,中国却疯抢增程式电动车,结果奔驰不搞增程式,在中国错失红利,在欧美又解决不了里程焦虑,结果陷入两头不讨好的尴尬局面。

豪华车的好日子到头了?

奔驰裁员不是孤例,而是传统豪车品牌的集体焦虑。以前大家买奔驰,是冲着手感、底盘这些机械信仰;现在买电动车,比的是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奔驰这些德系巨头,既甩不掉老国企的办事慢节奏,又追不上中国车企的技术更新速度,只能在转型里打转。

其实德国另外两家巨头日子也不好过,宝马2025年上半年收入677亿欧元,跌了8%,净利润40亿欧元,跌了29%,只是还没敢像奔驰那样大规模裁员;奥迪更别说,之前喊着2033年禁燃,现在也悄悄把目标撤了。

雪上加霜的是,美国还在背后捅刀子。德国车企特别依赖美国市场,2024年对美出口的汽车和零件占了总出口的20%,结果美国突然加关税,出口成本一下涨了不少,车企只能重新折腾供应链,本来就紧张的钱袋子更瘪了。

对奔驰来说,裁员不是结束,而是转型生死战的开始。413万分手费是给燃油时代的告别红包,87亿欧元研发是赌电动化未来的筹码。就像康林松说的:不认现实,就等着撞墙!现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占比超40%,豪车市场也从BBA垄断变成百家争鸣,奔驰能不能用裁员省的钱翻盘,还得看它接下来能不能放下身段,跟上新时代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