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市“金九银十”的收官之战,打得比所有人预想的都要激烈。
“金九银十”的收官之夜,中国车市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混战。比亚迪销量突破44.1万辆创下年内新高,稳坐销量榜首,却陷入了“越卖越亏”的怪圈。
新势力阵营更是腥风血雨,零跑以突破7万的月销量一骑绝尘,蔚来、小鹏、小米齐齐站上4万辆大关,而理想却以3.1万辆的成绩在头部阵营中垫底。

01 销量与利润的悖论
十月的车市,比亚迪展现了两张截然不同的面孔。

一方面,比亚迪以441,706辆的月销量创下年内新高,同比增长高达155.5%,呈现出势不可挡的增长态势。

海鸥以42,158辆的成绩登顶10月车型销量榜,宋Pro DM(图片|配置|询价)-i、元PLUS紧随其后,形成“三车齐破4万”的盛况。
但靓丽销量背后,隐藏着比亚迪的切肤之痛。其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32.6%,营业收入也下降了3.05%。
卖得更多,赚得更少——比亚迪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有分析师计算,比亚迪三季度的单车利润仅为6184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近3200元。这背后是残酷的价格战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02 新势力阵营的重新洗牌
就在比亚迪为利润发愁时,新势力阵营则迎来了一场全面爆发。
零跑汽车10月交付70,289辆,同比增长超84%,连续8个月蝉联新势力销冠。这一数字让整个行业为之侧目。
零跑已不再满足于低端市场,正向高端化延伸——D系列的D19已开启盲订,号称纯电续航最长的混动车型。
蔚来也在10月打了场漂亮的翻身仗,月销达40,397台,同比大增92.6%。
其中,全新ES8在10月最后一天完成了第10000台新车交付,用时仅41天,创下了40万元以上纯电车型的最快交付破万纪录。
小米汽车第二次单月交付超4万,但最大的烦恼依然是产能。
随着产能提升,小米汽车的交付周期正在缩短,有分析认为其汽车板块可能在今年第三季度就提前盈利。
而曾经的新势力三强之一理想汽车,却以31,767辆的交付量在头部阵营中垫底,同比下滑38%。
理想i6上市后订单超过七万台,未来可能成为理想的救命稻草。
03 第二梯队的突围赛
在比亚迪与新势力之间,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中间地带——传统车企的新能源品牌。
吉利汽车10月销量307,133辆,同比增长35%,单月销量首超30万辆创历史新高。其中新能源销量占比已达58%。
吉利银河表现尤为惊艳,这一品牌上市仅29个月,累计销量就达到了158万辆。
今年10月,吉利银河销量为127,476辆,成为最快达成年销百万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长安深蓝则成为传统车企“创二代”中的标杆,10月份销售36,792辆,居于转型品牌榜首。
北汽新能源的极狐品牌也首次跻身2万俱乐部,10月销量达23,387辆。
04 海外战场与未来布局
眼看国内市场竞争白热化,出海已成为众多车企的共同选择。
奇瑞集团10月份销售汽车281,161辆,其中出口就达126,434辆,同比增长13%。
这已是奇瑞连续六个月单月出口突破10万辆。
比亚迪的海外扩张也取得初步成果。
今年前九个月,比亚迪在欧洲售出12万辆新车,同比增长300%,持续逼近特斯拉的17.37万辆。
与中国市场不同,比亚迪在海外没有采取低价策略。海狮07在英国售价为4.7万英镑,高于特斯拉Model Y4.499万英镑的起售价。
05 暗流涌动的行业变局
车市狂欢的背后,暗流正在涌动。
比亚迪一边面对净利润下滑,一边仍在加大研发投入。2025年至今,比亚迪已投入437.48亿元进行研发,同比增长31.3%。
这些投入主要用于电池、辅助驾驶等项目。
同时,国家对比亚迪等车企的账期管理也在加强。
一汽、东风、广汽、比亚迪等车企已承诺兑现“60天账期”,以保证供应链体系的健康发展。
这一切都预示着,汽车行业的竞争正从单纯的价格战,转向技术、供应链和全球布局的综合实力较量。
未来之战已经打响。比亚迪在海外卖得比国内还贵,中国电动车企开始颠覆全球市场的游戏规则。
几家欢喜几家愁,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才刚刚拉开序幕。
Copyright © 2025 真科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