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淘车岛定制淘车的故事是:天窗漏过水的二手车,到底能不能买? 这个问题,藏在一辆仅售2万的长安CS75(图片|配置|询价)里,也藏着我们对“信任”两个字的较真。
故事的主角,是一辆2014款的长安CS75 1.8T两驱精英版。2015年5月上牌,8万多公里,一手车主是位大学老师,因为换车,委托淘车岛帮忙出售。

我们的胡大大第一时间约了车主做初检,车况不算完美——左前叶子板、右后门和后备箱盖有过钣金喷漆,但开起来很顺,动力、转向都没毛病。要知道,当年这车新车落地近14万,如今零头都不到,2万的价格,怎么看都像个“捡漏”的机会。
长安CS75最低售价:8.59万起最高降价:2.00万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懂车分3.70懂车实测空间·性能等车友圈18万车友热议二手车0.98万起 | 453辆不过初检时受场地和工具限制,没能扒开地毯检查内饰,也没升底盘看细节。我们想着先把车源挂出去,等真有客户感兴趣,再约复检把这两项补上——毕竟对淘车岛来说,“透明”比“快卖”更重要。(以后要注意,尽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初检做更多的检测项,以免耽误自己和客户的时间)

没成想,车源刚推广出去两天,就有位老客户主动找胡大大咨询。
胡大大把初检的所有情况,包括喷漆、公里数、价格,一字不落地同步给客户,没掺半点水分。客户琢磨了一会儿,直接说“我定了”,还爽快地付了一万定金。
接下来就是关键的复检。这次要把车从学校开出来,重点查两项:底盘和地毯。底盘看完,胡大大松了口气——十年的车,有点正常磨损老化和生锈,但没大伤,不算意外。

可当他小心地扒开主驾和副驾的地毯时,心里咯噔一下:地毯下的海绵硬邦邦的,一捏还掉碎屑,地板上不仅有脏污,还有一圈圈的水痕。
凭多年的淘车经验,胡大大心里有了数:这车肯定进过水,而且是没及时处理的那种——水分长时间闷在地毯下,才会把海绵泡硬、泡碎。
他没急着下结论,而是礼貌地问车主:“老师,这车是不是进过水或天窗漏过水呀?”车主也实在,坦言“确实天窗漏过”。
其实在二手车圈,天窗漏水不算新鲜事。很多车的天窗排水管堵了,下雨时会渗点水,只要发现及时,把水清理干净、疏通管道,基本不影响使用。
怕就怕这种——漏得不少,还没及时处理,水在车里闷了太久,慢慢侵蚀着地板、线路,这才是隐患。
胡大大没耽搁,立刻把复检的情况、水痕的照片、车主的说法,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客户。
让他没想到的是,客户特别理解:“我自己的车天窗也漏过,懂这个。”他还笑着说:“两万来块钱的车,我也没指望它完美,就是想问问你——你觉得能买,我就买;你觉得不能,我就不买。我不懂车,找你们淘车岛,就是完完全全信你。”
这话听着暖心,却让胡大大更谨慎更难了。客户把决定权交过来,不是“随便听听”,而是“性命相托”啊。他没敢给主观建议,只说:“可要可不要,就别要。”
客户其实也有点纠结,后来又发来消息,把自己的顾虑说得更明白:“我不怕车况差,就怕两点——一是影响安全,二是后期因为泡水的地方老出问题。如果这两点都不影响,你按这个车况估个价,卖家能接受我就买,不能就算。”
胡大大知道,这时候不能为了成交说漂亮话,只能把事实摆出来:“我问过车主,也查了保养记录,漏水是去年的事,他开了一年了,目前都没出过问题。但你得知道,他这漏水不是‘小渗’,应该是侵泡过几天后才处理的,和没漏过水的车,底子上不一样。
后期会不会因为这个出什么问题?谁也不敢保证。我卖车从不乱承诺,只给你说事实——这钱花出去,买的是安心,不是赌未来。”
最后,在客户再次把决定权交过来时,胡大大直接说:“那别买了。”不是这台车差到不能开,而是我们不想让“信任”变成“后悔”——两万块虽然不多,但客户的信任,比什么都贵。
故事讲到这,可能有人会问:天窗漏过水的二手车,到底能不能买?其实答案很简单,看“处理”,更看“坦诚” 。
如果漏水后及时清理、疏通,车况透明,价格也合理,能买;但如果像这台CS75一样,漏水没及时处理,水分已经侵蚀了内饰,就不太建议买——因为你买的不仅是一辆车,还有看不见的“后期隐患”。
当然价格如果够便宜,肯定也会有不少人会买,毕竟二手车的特性就是一车一况一价,这个车况只是不太符合淘车岛对车况的要求而已。
对淘车岛来说,我们定制淘车不是“卖商品”,是“帮信任我们的朋友找放心车”。客户愿意把“买不买”的决定权交过来,是因为信任;我们愿意“劝退”一笔快到手的交易,也是因为不想辜负这份信任。毕竟,车能再找,信任没了,就真的没了。
如果你是那位客户,你会买这台漏过水的CS75吗?如果你也遇到过天窗漏水的车,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经历~
Copyright © 2025 真科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