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把车当宝贝,却不知道有些零件特别“娇气”。我的邻居老张上个月就吃了亏——跑高速时刹车突然变软,差点追尾,到修理厂一看,刹车片早已磨得精光。修车师傅指着底盘说:“你这车要是提前半年检查,何至于此?”
像老张这样等到零件彻底罢工才维修的车主真不少。有些零件就像车的“慢性病”,悄悄磨损,直到某天突然爆发。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车上五个最需要定期检查的地方,别等出了事再后悔。

刹车片是行车安全的核心,但很多车主根本不知道刹车片多久该换。修车厂老板告诉我,大部分车主都是等到刹车出现“吱吱”的金属摩擦声才来维修,这时通常已经磨到极限了。
更麻烦的是,磨损严重的刹车片会损伤刹车盘,原本换片只需几百元,换盘可能就要上千。有经验的老司机会在保养时主动要求检查刹车片厚度,一般前后片磨损速度不同,前片换两次,后片才需换一次。
我自己的习惯是每半年检查一次,尤其常跑山路或爱急刹的车主,检查更要勤快。

轮胎的状态直接关系操控和刹车距离。胎压不足不仅加速磨损,还增加油耗;胎压过高则降低抓地力,雨天容易打滑。
轮胎检查不光是看气压。老化裂纹、偏磨、鼓包都是爆胎的前兆。上次我帮朋友验车,发现他轮胎内侧已磨出钢丝,他自己却浑然不知。这类隐患一旦上了高速,后果不堪设想。
每半年做一次轮胎换位和动平衡,能让四条轮胎磨损更均匀,延长使用寿命。

雨刮器是典型的“平时想不起,雨天离不开”。很多车主等到玻璃刮不干净时才更换,但那时视野已经受影响,尤其夜间雨天,危险系数直线上升。
暴晒和低温都会让橡胶条老化。我的同事就吃过亏:雨天高速上雨刮突然撕裂,玻璃瞬间模糊,他只能冒险开双闪硬撑到服务区。现在我每半年就用玻璃水清洁胶条,发现刮不干净立即更换。
车灯:夜间行车“嘴巴”刹车灯和转向灯是车上使用频率最高的灯泡。刹车灯不亮,后车无法判断你的意图,极易追尾。我见过不少车主因刹车灯失效被罚款,甚至引发事故。
检查车灯其实很简单:一人踩刹车,另一人绕车一圈就能看清。转向灯故障时,仪表盘上的指示灯会快速闪烁或提示音变急。每次保养顺带检查全车灯光,就能避免大麻烦。
电瓶:整车的“心脏”电瓶亏电是常见故障。熄火后长时间用车载电器、频繁短途行驶,都会加速电瓶报废。朋友的车去年冬天突然打不着火,检测发现是电瓶寿命耗尽——他习惯熄火后在车里听音乐,半年就把新电瓶耗干了。
现在每半年我就用万用表检测电瓶电压,电压低于12.4伏就及时充电或更换。避免车辆长期闲置,也能延缓电瓶老化。
车和人一样,小病不治,大病难医。真正的老司机不是技术多好,而是懂得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每次保养时多花十分钟检查这五个部位,省下的修车钱可能比你想象的还多。
Copyright © 2025 真科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