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3 日,2026 款比亚迪宋 L DM-i 正式上市,指导价区间 13.98-15.68 万元,三款配置车型覆盖不同需求层级:入门 130KM 超越型搭载 1.5L 插混系统,百公里亏电油耗低至 3.4L;中高配200KM超越型/卓越型将纯电续航提升至 200km,CLTC 综合续航突破 1800km,实现 “日常纯电通勤、长途油电无忧” 的出行场景全覆盖。
此次焕新最受关注的是配置策略的突破——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和TBC高速爆胎稳行系统首次实现全系标配。云辇-C可通过毫秒级调节减震器硬度,高效过滤路面颠簸,显著提升乘坐舒适性;TBC 系统则能在 140km/h时速内突发爆胎时,通过横纵垂三维控车技术将横向偏移控制在 75cm 内,为高速出行筑牢安全防线。在 15 万级家用 SUV 市场,这种 “高端安全与舒适技术下放” 的配置力度实属少见,直接提升了车型的价值基准。

场景化升级:用户反馈驱动的体验进阶
现款宋 L DM-i 上半年 70520 辆的销量成绩,印证了其对家庭用户需求的深刻把握,2026 款的升级则进一步精准契合家用场景痛点。针对老车主反馈的隐藏式门把手使用问题,新车换装半隐藏式设计,在保留科技质感的同时优化实用性;电子怀挡的引入配合 26 英寸 W-HUD 抬头显示,构建起 “手不离开方向盘” 的安全操作逻辑,大幅降低驾驶分心风险。
座舱舒适性与智能化体验的升级同样贴合家庭需求:前排新增 - 6℃至 50℃智能冷暖箱,可灵活满足母婴储鲜、饮品保温等多元场景;无麦 K 歌系统、游戏中心的成语接龙等功能,让车厢成为亲子互动的 “移动乐园”;手车互联支持华为、小米手机镜像,导航流转、音乐接续的无缝体验,极大提升了日常通勤的便捷性。安全配置上,全向泊车记录仪实现 360° 无死角监控,老车主也可以升级享受同等保障;“天神之眼 C” 辅助驾驶系统标配车道保持、碰撞预警等基础功能,为日常出行提供稳定辅助。
市场格局:双车布局护航,竞品博弈中凸显优势
宋 L DM-i 的市场竞争力,离不开宋家族 “双车协同” 的战略支撑。此次同步上市的 2026 款宋 Pro DM-i 以 9.98 万起的限时价稳固 10-13 万市场,宋 L DM-i 则主攻 13-17 万品质家用区间,形成覆盖全面的产品矩阵。叠加宋家族十年累计超 380 万辆的销量沉淀,车型在渠道布局与用户口碑上已建立先天优势。
对比哈弗枭龙 MAX、长安启源 Q07 等直接竞品,2026 款宋 L DM-i 的核心竞争力清晰凸显:纯电续航方面,200km 的续航能力远超枭龙 MAX 的 145km 与启源 Q07 的 150km,配合 3.4L 的百公里亏电油耗,日常使用成本优势显著,尤其适合高频通勤用户;配置层面,全系标配的云辇 - C 系统,与启源 Q07 仅顶配搭载的 CDC 智能魔毯悬架形成差异化,虽功能侧重不同,但宋 L DM-i 的配置普惠性更具吸引力。
不过竞品也在特定维度形成补充:枭龙 MAX 全系标配电四驱系统,零百加速 6.8 秒的动力表现更适合对操控有需求的用户;启源 Q07 推出 215km 续航版本,且底盘防护与配置丰富度可圈可点,为追求续航极致与综合配置的消费者提供了选择。而宋 L DM-i 的核心优势在于以 “长续航 + 低油耗 + 全系安全舒适配置” 的均衡表现,契合多数家庭用户的核心诉求,再叠加比亚迪 DM-i 技术的市场成熟度,形成了难以替代的综合竞争力。
结语:均衡价值下的家用优选
2026 款宋 L DM-i 的焕新逻辑清晰明确:以用户反馈优化细节体验,以技术下放提升价值门槛,这种务实升级路线精准命中了家庭用户对 “经济、安全、舒适” 的核心诉求。13.98 万起的售价与全系标配的双安全系统、长续航能力相结合,使其在 15 万级市场保持强势竞争力。
对于家庭用户而言,这款车的价值在于对核心需求的高度适配 —— 若追求 “长续航通勤 + 低成本使用 + 全家舒适安全”,其综合表现值得优先考量。在新能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宋 L DM-i 凭借均衡的产品力与宋家族的品牌积淀,有望延续销量增长态势,成为更多普通家庭的理性购车选择。
Copyright © 2025 真科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