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开电动车的人,日子过得挺不容易,跑远路心里就发慌,担心车子半路没电,充电还得排长队,快充也得等上四十分钟,节假日更麻烦,一小时都算少的,车里空间因为电池占地方,后排坐着不舒服,后备箱也显得特别小,夏天太阳一晒,电池性能就容易下降,万一撞到车,还可能起火,这不像是在开车,倒像是被充电这件事给绑住了。
郑润锡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5伏特固态电池,这种电池采用氟化物电解质材料,在30度环境下导电性能良好,并且能够耐受高温,传统电池通常在80度左右就会出现问题,而这种电池可以承受高达120度的温度,充电速度也很快,只需15分钟就能充到八成电量,接近加油的便利程度,能量密度较高,相同大小的电池组能让汽车多行驶近两百公里,原本标称600公里的车辆实际可以跑到780公里,长途出行时不再需要频繁计算充电桩的位置。
电池体积和重量都降下来了,相同电量下,电池缩小四分之一,减轻五分之一,底盘省出的空间能留给乘客使用或安装智能设备,这种改变不是空谈而是实际物理变化,过去电池像大石头压在车底,现在变得轻巧后车辆更灵活,测试中十公斤重锤从一米高砸向电池外壳,外壳仅轻微凹陷,内部毫无反应不冒烟不起火,经过五百次循环充电后容量仍保持七成以上,每天充电一次可维持三年无明显衰减。

车企开始想办法节省成本,以前需要配备八十度电的电池才能跑七百八十公里,现在六十度电就够用,省下二十度电直接降低硬件开支,电池管理系统也可以简化,整车成本减少百分之八到十二,这个数字很可观,电池厂商感到紧张,三星SDI和宁德时代都在推进这种方案,坚持硫化物路线的企业可能失去三成以上的市场,配套设备也需要更新,现有充电桩无法承受更高功率,车载充电器和电机控制器都得重新设计,材料方面存在瓶颈,高纯度Li₂TiF₆还没实现大规模生产,全球只有三家企业正在建设万吨级生产线,预计到二零二五年才能勉强满足中试需求。

标准制定工作已经在推进,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在起草5V固态电池的安全规范,涵盖充电协议和热管理这些具体内容,预计2026年可以拿出初稿,郑润锡团队已经联合几家车企开展原型车测试,第一款车型计划在2027年上市,到2030年整个产业链有望成熟运转,届时市面上大约四成电动车可能采用这种电池,每个时间节点都有明确规划和技术验证作为支撑,我认为如果这种电池能够普及,燃油车的市场地位将会受到冲击,这不是政策强制的结果,而是消费者主动选择的结果,人们都希望车辆充电更快、续航更长、乘坐更舒适、安全性更高。

Copyright © 2025 真科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