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智能化浪潮席卷行业的今天,东风日产天籁做出了一个大胆的选择。10月31日,天籁·鸿蒙座舱内饰正式首发,宣布成为全球首款搭载鸿蒙座舱的燃油车。这款被称为“天籁PLUS”的车型,将于今年第四季度上市,预计售价区间为16-18万元。
这不仅是天籁车型的一次中期改款,更是传统合资B级车对智能网联时代的一次全面回应。当日系品牌的保守传统遇上中国科技的快速迭代,天籁·鸿蒙座舱版的亮相,揭示了一条传统燃油车智能化突围的新路径。
鸿蒙上车:燃油车的“智能跃迁”

天籁·鸿蒙座舱版搭载了华为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这套系统此前已在问界等多款车型上得到验证。但对于一款燃油车而言,鸿蒙系统的加入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从硬件配置来看,新车配备了15.6英寸悬浮式中控屏和10.25英寸仪表屏,整体内饰采用环抱式设计。为了适配鸿蒙系统,车内取消了大部分物理按键,通过四向滚轮和保留的少量关键实体键实现操作。
HUAWEI SOUND音响系统的加入进一步提升了车内娱乐体验。与问界车型相同的语音助手“小艺”能精准识别多指令操作,响应速度与准确率较前代有显著提升。
这套系统的核心价值在于实现了 “油电同智”——即使在不改变动力总成的前提下,燃油车也能拥有与电动车相媲美的智能座舱体验。对于尚未准备好接受电动车的传统用户来说,这无疑降低了智能技术的体验门槛。
设计革新:在传承中突破
天籁·鸿蒙座舱版在外观设计上进行了全面革新。新车采用V-Motion家族设计语言,车头进行了黑化处理,进一步扩大“V”型开口。贯穿式LED灯带与寰宇双子星LED大灯融为一体,有效拉宽了前脸的横向视觉效果。大灯最远照射距离达230米,兼顾了美感与实用性。
车身尺寸为4920/1850/1447mm,轴距2825mm,车长相比老款增加了14mm。侧面保留了经典的双腰线设计和溜背造型,前车门把手创新性地与腰线形成对齐。
车尾变化同样显著,全新的贯穿式LED尾灯中央是NISSAN发光光标,两侧镶嵌11枚宝石灯体。尾标也从“ALTIMA”回归了经典的 “TEANA” 标识。
不变的核心:舒适与动力的平衡
尽管智能化配置全面升级,但天籁·鸿蒙座舱版在核心部件上仍保持了原有优势。动力系统继续搭载2.0T VC-Turbo发动机,最大功率243马力,峰值扭矩371牛·米,匹配可模拟8速换挡的CVT无级变速箱。
这款全球首款量产的可变压缩比发动机,可在8:1到14:1之间智能调节压缩比,兼顾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对于追求驾驶质感的用户来说,这套经过市场验证的动力总成仍是天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日产品牌的传统强项—— “大沙发”座椅也得到了保留和升级。新车座椅搭载40mm无级伸长气动腿托,并配备座椅按摩功能,进一步提升了乘坐舒适性。
市场前景:机遇与挑战并存
天籁·鸿蒙座舱版所处的B级轿车市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比亚迪汉、特斯拉Model 3等新能源车型的强势崛起,传统合资B级车的市场空间被不断挤压。
东风日产与华为的合作始于2024年11月,当时双方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重点聚焦在智能化转型领域。天籁·鸿蒙座舱版的下线标志着这项合作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天籁·鸿蒙座舱版的推出,代表了传统合资车企在智能化转型中的一种新思路。它不是彻底的电动化改革,而是在保留燃油车核心优势的基础上,通过与中国科技企业合作,快速补齐智能化短板。
这种 “油电同智” 的路线,为那些尚未准备好拥抱电动化、但又渴望智能体验的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折中选择。在电动化转型的过渡期,这或许正是传统车企稳住阵脚、巩固市场份额的有效策略。
随着天籁·鸿蒙座舱版在第四季度正式上市,这款车不仅将面临雅阁、凯美瑞等传统对手的竞争,更要与比亚迪汉等新能源车型正面交锋。它的市场表现,将验证传统B级车智能化转型这条路能否走得通。
Copyright © 2025 真科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